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安倍政府要改變“印太戰略”牽制中國的方向,而轉向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安倍政府內部多數人員認為,在長期視野下考慮日本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與進一步走向大國化的中國改善關系成為當務之急。關于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安倍晉三顯示出與中國非對抗措施的認識,今后可能考慮與“一帶一路”倡議“共存共榮”的目標。安倍從2016年8月推出“印太戰略”,盡管有貫通亞洲—非洲經濟合作的考慮,但最大的著眼點,仍然是戰略政治上的考慮,即通過推動這一地區戰略,彰顯日本的國際地位和地區主導權,以便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牽制或者抵消中國的地區影響力。那為什么又出現了安倍政府這種政策轉變的動向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三點: 首先,由于中美兩國2017年之內,實現了兩國元首的相互訪問,極大的改善了兩國的關系,使之具有了確定性、穩定性。中美關系可能還會存在中小摩擦,但大方向是既定的,是穩定的,合作共贏成了中美關系的主旋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如果繼續延續著過去同中國對抗的政策,勢必會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所以,及時改善日中兩國關系,防止出現邊緣化的狀態,成為日本外交當務之急。從2017年中上旬起,日本政府就作出了積極改善中日關系的表態。5月中旬,日本自民黨代表團參加了中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此后,在越南峴港召開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習近平會見安倍晉三,進一步創造了改善兩國關系的氣氛。
其次,自安倍大規模倡導“印太戰略”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除了印度、澳大利亞、美國有一定的響應以外,其他國家并不積極。主要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擔心,日本“印太戰略”的意識形態色彩、地緣戰略對抗的色彩過于濃重,他們不愿意卷入大國的對抗和紛爭當中。因此,大多數國家,對安倍的這種戰略并沒有積極的響應。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比,日本無法給這一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多的利益,再加上日本倡導的較晚,因此,安倍的“印太戰略”很難有效打開局面。這種情況下,設法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銜接,作為尚未開局的戰略,有利于提高日本“印太戰略”的地位。可以借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名頭,使其他國家加深對日本“印太戰略”的印象,有助于提升安倍倡導“印太戰略”的影響。從這種層面來看,安倍政府要通過“印太戰略”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既有想“共存共榮”的一面,也有以弱勢對接強勢,提升自己的一面。
最后,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安倍倡導的“印太戰略”而言,相互之間進行惡性競爭,肯定相互受損。而在日本經濟增長緩慢,國力相對衰落的情況下,難以取得對中國競爭的優勢,反而因為兩國爭相發揮在第三方的影響力,而使日本成為損失更大的一方。對日本來說,“印太戰略”不僅難以成為國家發展的助力,反而可能拖累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日本這些年來,對非洲和東南亞等國的支援,經常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把民間投資也算作經濟援助。菲律賓在同中國的合作當中撈到了好處,美國在同中國的合作當中撈到了更大的好處。所有同中國合作的國家,都有實惠可賺,有什么必要非要從意識形態和地緣戰略的角度,同中國對抗呢?日本的企業界,尤其明白這一點。日本的政界反應稍微有些遲鈍,但是,一些政治家已經有所醒悟,在促進安倍政府改變。安倍似乎也察覺到了有利的方向,所以才從以對抗、競爭為重點,開始轉向同中國合作的方向。這應該是安倍在外交實踐當中的感悟。
對于安倍政府放棄對抗,加強合作的做法,中國政府都應該是歡迎的。因為合作有利于雙方和多方的利益;有利于維持相互之間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中日兩國之間,只有通過更緊密的合作和溝通,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理解,在溝通當中,面對已有的問題和矛盾,逐漸體會到對方的訴求,隨著信任的增加,有些矛盾和關系障礙可以迎刃而解;有些可以化大為小;有些無法解決的核心利益之爭,也可以暫時擱置,使其不至于損害中日兩國的合作大局。不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這對中日兩國,都有好處。因此,安倍任何積極的動態,我們都關注,都謹慎樂觀地歡迎。
當然,也有認為安倍的合作表達,是一種陰謀,目的是要對中國的戰略構想進行攪局。這種認識,未免把問題簡單化,臉譜化,是一種“敵人永遠是敵人”的形而上學的邏輯。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在變化當中,我們要鼓勵好的傾向、好的變化。減少一個敵人,就可以增加一個朋友。如果刻意把可能轉化的敵人,永遠置于敵人的立場,再加上可能出現新的敵人,這種思維之下,我們的敵人可能就會越來越多;相反,即使是敵人,我們也要找到利益的共同點,推進可能展開的合作。敵人在適當的條件下也可能成為某種層面的朋友,這何樂而不為呢?不要把所有的事物都固化在一個時點上,使其一成不變。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