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天津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由大橋局一公司完成的“大斷面隧道側穿偏壓淺埋復雜地層安全快速施工技術”和“基于BIM富水復雜地質超大跨小凈距隧道綜合施工技術”兩項科技成果順利通過鑒定。 鑒定會上,課題組對課題的立項來源、研究內容及關鍵技術、成果的創新性及先進性、取得的成果以及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向鑒定委員會進行了匯報。鑒定委員會專家審閱了項目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查新報告、應用證明等材料,經過質詢和討論后,形成鑒定意見,認為“大斷面隧道側穿偏壓淺埋復雜地層安全快速施工技術”、“基于BIM富水復雜地質超大跨小凈距隧道綜合施工技術”成功應用于工程實踐,取得了顯著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成果綜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依托寶蘭客運專線小墁坪隧道項目開發的《大斷面隧道側穿偏壓淺埋復雜地層安全快速施工技術》,是聯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進行研發總結而成,該成果基于斜坡地形邊坡穩定要求,采用地面刷坡、洞內超前支護和施工多元信息反饋等技術,形成了斜坡地形淺埋土質隧道綜合施工技術。考慮支護和開挖擾動影響作用,提出了管棚改進梁模型和開挖進尺與圍巖壓力的相互作用關系,通過本成果的應用實現了小墁坪隧道出口段屬于側穿偏壓碎石土地層破碎帶大斷面隧道“零傷亡”的安全目標。
依托渤海大道工程大東山隧道工程開發的《基于BIM富水復雜地質超大跨小凈距隧道綜合施工技術》,是聯合海事大學研發總結而成。大東山隧道為分離式雙洞雙向八車道隧道,最大開挖寬度20.6m,最大開挖高度14.7m,最大開挖面積246m2,中夾巖柱最小厚度為 15.93m。該隧道屬于罕見的復雜條件下的大跨小凈距隧道。該成果應用掌子面及超前地質信息和BIM技術,提出了一種圍巖動態分級方法,同時建立了一種圍巖節理參數反分析方法,確定了針對節理圍巖的加固技術參數。研發的施工爆破振速自動監測系統,實現了對爆破參數的優化調整。研發的位移錨桿裝置,既實現了圍巖內部多點位移自動化監測,又保證了錨桿的作用。通過本成果的應用大東山隧道提前工期4個月,安全優質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務。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