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國電建承建的深圳地鐵7號線全線接觸網順利完成熱滑試驗,這一重大節點標志著深圳地鐵7號線以行車調度為主線的設備系統聯調正式開始,為后續車輛運行調試提供了條件。
首次進軍深圳地鐵7號線建設的水電七局,承建的7302標在整個7號線地鐵建設充當“扛旗先鋒”:先后在十次鵬城杯勞動競賽中獲得八次第一名,全線范圍內第一家開工、第一家打響礦山法第一炮、第一家實現全面貫通……
“三年多來我們一直致力于學習和掌握深圳的‘標準化’體系,隨著7號線主體竣工我們轉戰5121、5122-1兩個新戰場,建設‘星級標準化’地鐵將是我們的出師作品。”已經從7號線轉戰5122-1標擔當項目執行經理的姜偉說到。
5121標前海公園站標準化施工現場
“星級標準一”:管理提效3個人+一個車站
走進深圳地鐵5122-1標施工現場,視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開闊、干凈”。施工道路全部硬化,由紅白相間一米左右的欄桿與施工區分開,挖掘機正在緊張有序開挖作業。右前方是鋼筋加工場,成品鋼筋被藍色的保護膜包裹。
“這就是我們承建的赤灣站,它建成后將與正在運行中的2號線赤灣站實現換乘,距離2號線977米是這個車站最大的施工難點。”生產副經理王斌說:“有了7號線萬米礦山法隧道施工經驗,管理提效才是這個車站的重點。”
在赤灣站整個車站現場,除了施工作業人員,水電七局現場管理人員只有3名,他們全部經歷過7號線艱、難、困、苦的洗禮。
在7號線施工作業中,工程隊最少需要8個管理人員,南山、福田片區還有相應的施工管理部。現今,5121、5122-1兩個標段不設施工管理部,赤灣站更是將管理人員縮減到3名,保證現場施工安全平穩,是項目部管理面臨頭號難題。
現場負責人是一個年輕小伙子,名叫李猛,皮膚健康黑,一副娃娃笑臉,牙齒潔白,他拉著記者神秘兮兮地說:“我們有一項‘神器’,能夠叫項目工程部、安質部、物資部為我們服務。”原來,這個看起來現場只有3名管理人員,其實各部門都是“后衛”,有求必應,兩小時內解決問題。
“星級標準二”:互聯網+現場需求送達每個人
“今日事,今日畢,是我生產和生活的一個理念。”姜偉談及互聯網辦公說到。他們通過微信辦公完成現場需求立刻送達,2小時內完成,其效果由全項目部共同監督。
閑時看手機幾乎成為了所有人的習慣,微信的廣泛使用讓姜偉找到了管理提效的方法。5122-1項目部成立辦公微信群,每天下午五點工程隊上報日報,日報內容包括進度、安全質量管控和需要解決問題,被尋求幫助的部門必須在一小時內回復,緊急需求則必須在兩小時內落實,否則執行經理會直接“上門”問責。
在以往的施工作業中,工程隊上有技術員、材料員、調度員等,基本工作就是聯系工程隊與項目部,訊息的傳遞可能會出現延遲和偏差,重大問題更是需要在集齊所有中層以上人員的周例會上提出。現如今,微信傳遞的信息可以深入每一個人的生活。現場作業人員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尋求后方人員幫助,訊息及時高效地傳遞給每一個人,不用人跑腿,開會也直接進入主題,結果當然是提質增效。
“星級標準三”:安全環保+爆破蓋“被子”
赤灣站施工作業,主要是采取開放式爆破,周邊就是正在運行的地鐵和行人,飛石就成為了項目安全管控的頭號“敵人”。在施工現場,有一大片黑色材質和被子一樣的東西堆在施工區一角,圍擋上方多了一道高5米“竹子屏障”,幾乎沒有縫隙。
“那個是‘炮被’和‘竹夾板’,主要是用來防控飛石的。”安全部李鯤鵬告訴記者,防止飛石他們有四招:一是壓,用沙袋固定住爆破核心區域;二是蓋,用 “炮被”擴大面積蓋住爆破區域,再加上沙袋,分散、消除爆破力量;三是擋,前面兩招用了之后,幾乎沒有石頭能飛過5米,竹夾板此時就能消除所有隱患;四是散,按照深圳相關規定,爆破區域100米內不允許有人,項目部則在200米范圍內疏散所有人員,百分百保證安全。
“星級標準四”:標準化+作業面都是樣板
安托山車站作為7號線樣板站,是中國電建指揮部設立,指導站后標段常規設備安裝與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工藝現場文明施工,BIM技術的使用讓其如虎添翼,其安全質量進度領先全線。
“安托山既是信任也是責任。”負責機電的7號線7502標項目經理宋利宏說到。樣板區范圍包含車站站廳層環控電控室、OA設備房、照明配電室、設備區走廊、部分公共區域;包含通風與空調系統、給排水及消防系統、低壓動照系統和裝飾裝修等4個專業的28道工序125道工藝。
深圳地鐵7號線的項目施工,讓“標準化”成為了每個項目人員心里的“圣經”。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也是這三個字。“我們部門正在著力編制辦事流程圖,把自身工作以一圖一事的簡單方式表現出來,以后工作只需要按照流程圖完成即可。”經管部王宇笑道:“在我們心里最為標準的還是食堂,至少四星級的!”
施工作業面樣板化,內部管理清單化是項目部推行“標準化”的兩大利器。大道至簡,項目施工千頭萬緒,但是只要理順了,就能以表格、流程的形式呈現。“我們要的管理就是,什么都不懂的人看到一圖一表,就知道怎么完成工作,讓每個崗位的人重復必要的流程。”姜偉說到。
有了深圳地鐵7號線的成功經驗,從深圳地鐵每位管理人員的表情中,不難發現,他們臉上的自信多了,疑慮少了;腦中的想法多了,問題少了;工作的方向多了,猶豫少了;決策的經驗多了,盲目少了……這一多一少之間,人才開始成長,管理日趨成熟,成為支撐起“星級標準化”的中堅力量。
“我們到南方就是像學成的少年一樣,不能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去闖,去拼才會有未來。”南方分公司總經理張業勤道出了他們每個人心中的信念。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