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風險(Operational Risk)
運營風險(Operational Risk):不能有效地管理運營。
后果(Consequence):停止服務或降低服務質量。
分配建議(Preferred allocation):由于影響對公眾的服務,政府是該風險的最終承擔者。
減輕措施(Mitigation):評估私營方的技術能力和經驗,要求私營方提供履約保函;通過合同條款,保證私營方提供連續服務,對于為達到要求,則扣減付款。
風險分配矩陣(Risk Allocation Matrix)
特許經營期的設計
特許經營期的設計包括
• 選擇特許經營期的結構(單時段或雙時段結構)
• 確定特許經營期的長短(固定或可變)
• 激勵措施(有激勵措施或無激勵措施)
上述三個要素各有兩個選擇,可組合成八種以上的設計
注:單時段結構是指施工期和運營期合并在一起;雙時段結構是指施工期和運營期分開計算。
特許經營期的類型
特許經營期的設計(固定時段)
在固定施工期和營運期的情況下,單時段和雙時段與激勵措施結合可形成四種特許經營期的設計。
單時段不帶激勵措施
特點:實際營運期起決于完工時間:提前完工,實際營運期比計劃營運期長;延遲完工,實際營運期比計劃營運期短。項目公司承擔完工風險:如果提前完工,享受比計劃長的營運期所帶來的收入;如果延遲完工,承擔因營運期縮短所造成的損失
單時段帶有激勵措施
特點:實際營運期起決于完工時間:提前完工,實際營運期比計劃營運期長并有獎勵;延遲完工,實際營運期比計劃營運期短并受處罰。項目公司承擔完工風險, 風險比無激勵措施更大:除了營業收入增減外,還有額外的獎勵和懲罰。
雙時段不帶激勵措施
特點:實際營運期與完工時間無關:提前完工或延遲完工,實際營運期都和計劃營運期相同。移交時間起決于完工時間:提前完工,提前移交;延遲完工,延遲移交。完工風險主要由政府承擔。
雙時段帶有激勵措施
特點:實際營運期與完工時間無關但獎懲不一樣:提前完工,實際營運期還和計劃營運期相同,但有獎勵(起決于激勵措施),移交時間與計劃相同;延遲完工,實際營運期仍和計劃營運期相同,但受處罰(起決于激勵措施),移交時間相應延遲。完工風險由政府和項目公司共同分擔(起決于激勵措施)。
特許經營期的選擇
特許經營期的設計選擇主要起決于兩個因素:項目的施工難度(簡單還是復雜)和市場特性(市場型還是合同型)。
• 施工簡單的項目,可以比較準確地估計施工期,完工風險較小。因此,用單時段結構還是雙時段結構差別不大,這時,市場特性影響激勵措施的設計(政府是否有用于獎勵的資金)。
• 施工復雜的項目,難以準確地估計施工期,完工風險較大。因此,用雙時段結構較好。通過激勵措施的設計,完工風險可由項目公司和政府分擔,不同程度上降低項目公司的完工風險。
特許經營期的選擇
項目特許期的實例(1)
常見的特許經營期是固定的,例如
• 深圳沙角B電廠:1984年6月簽訂的協議規定運營合作期為10年,由1988年4月1日預期投產之日起,至1998年3月31日移交給合資的中方止。1988年3月31日之前發電所得收益,除去一切運行管理費用,全部歸項目發起人。
• 巴基斯坦Hub電廠:建設期47個月,運營期為30年。
項目特許期的實例(2)
有時也使用可變長度的特許期,例如
• 英格蘭的Dartford收費大橋:特許期最長為20年,但是一旦收回投資成本及實現合理利潤,該大橋就立即移交給政府;
• 蘇格蘭的Skye收費大橋:如果項目收入超過預期,則縮短特許經營期,但是,如果項目收入低于預期,則特許經營期維持原來的20年不變。
項目特許期的實例(3)
公路項目大多數采用單時段特許經營期,有些項目采用雙時段結構,特許期一般20~30年,個別項目超過30年,項目完工風險一般由項目公司承擔,有時配合使用獎懲措施。例如,
• 四川宜賓至川渝界高速公路:瀘州段的建設期4年,運營期為25.5年,宜賓段的建設期4年,運營期為29年10個月;
• 香港西海港隧道項目:建設期最長為4年,經營期從實際完工日期和預計的完工日期(1997年7月)二者之中最早的一個起算30年;
• 澳大利亞悉尼港海底隧道項目:預計建設期為5年,經營期從完工之日起30年。
收費設計
收費設計包括
• 確定基本收費的高低及形式(水平、遞減、遞增)
• 選擇收費結構(綜合收費或組合收費結構)
• 設計調節機制(反映風險因素)
基本收費的高低與特許經營期相關,為了收回投資,如果特許經營期短,則基本收費高;反之,則低。結合另外兩個元素(收費的結構和調節機制)可組合成各種收費設計。
收費設計
收費設計應考慮下列幾點
• 在給定的特許期內,收費水平應足夠高以便保證項目公司收回投資并獲得合理的回報
• 基本收費形式應盡量與所需現金流吻合
• 收費的結構(綜合或組合)應反映生產成本結構
• 應包括適當的調節機制降低項目公司的風險
基本收費形式
收費結構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