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是經過國外醫院領域和國內市政公用事業領域實踐檢驗的富有成效的一種公私合作方式。在醫院產業中,PPP模式可以劃分為購買服務和提供設施兩類。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公立醫院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國際研討會上指出,“公立醫院公私合作在中國的土壤逐漸成熟,期待能夠探索出符合國情的公立醫院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的具體實現模式”。由此聯想到內地民營醫院集團鳳凰醫療(01515.HK)通過其特殊的IOT商業模式(Investment Operation Transfer)在香港上市后大受投資者追捧。IOT模式,其實質也是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中的一種。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碼,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PPP模式已經開始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餑餑”。今年3月,財政部開辦了PPP培訓班,并透露正在從制度、機構、項目和能力建設等多方面著手推廣PPP模式,而且國家發改委受全國人大法工委委托,正在牽頭推進PPP相關的立法調研和初稿起草工作。
PPP模式,常見的中文翻譯有公私伙伴關系、公私合作制、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等。PPP主要用來描述公共部門(如聯邦、州、地方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和私人部門 (如家庭、雇員、慈善事業、媒體、市民組織、服務提供者)之間相互作用的合作行為,即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部門建立伙伴關系來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PPP作為一個意義非常寬泛的概念,加之各國、各行業具體情況不同,其概念定義無論是業內還是學術界目前尚未達成統一意見。
PPP模式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第一,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是基礎;第二,合作目標是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其次,能夠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該模式能夠使合作各方達到與單獨行動相比更為有利的結果。根據研究人員的概括,PPP模式的具體特點主要體現在雙主體供給、“政”“企”分離、代理運行機制、效率與公平相結合四個方面。
PPP模式其本質是一種融資模式,對于企業來說也可以演化為一種商業模式。PPP模式的核心是政府部門與私人部門在合作過程中如何創造價值和實現雙方優勢互補。PPP項目一般可以分解為項目所有權的歸屬、項目設計、項目建造、項目管理金和運營及項目產品、服務購買,其核心關鍵是如何通過項目的分解來實現項目融資。在鳳凰醫療集團的運作方式中,PPP模式依然從政府的融資模式轉換為了一種企業的商業模式。鳳凰醫療集團的IOT模式就是通過對醫院進行固定投資承諾,改善醫院的醫療設施和診療設備,以交換在若干年期限內管理和營運相關醫院,并收取醫院的管理費,甚至某些醫院需要在IOT協議期內分期償還公司的投資。該模式在醫院的產權性質不變、非營利性質不變、人員隸屬關系不變的情況下,公司通過對醫院的全權管理,從而享有對醫院的經營收益權以及通過管理醫院所帶來的供應鏈等收益。
PPP模式是經過國外醫院領域和國內市政公用事業領域實踐檢驗的富有成效的一種公私合作方式。在PPP模式下,其中最典型的方式為BOT(Build Own Transfer)和PFI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兩種。醫院是國外PPP模式應用的重點領域,在許多國家,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獲得了較大的應用。以英國為例,截止2009年4月,英國共有76家PPP醫院在實施,總投資額約為60億英鎊,PPP已經成為了醫院領域中政府主要的采購途徑。在英國醫院所采用的PPP模式中,主要由私立機構投資建造公立醫院,醫院建筑物產權在一定期限內歸私人投資方所有。在這個期限內醫院每年向投資方支付一定的費用,直至期滿后建筑物產權歸屬醫院。一般的期限為20~30年,具體視投資數額和年支付能力由投資方、醫院和政府三方協商確定。投資方除投資建設外,在期限內還需負責建筑的維修保養和提供醫院后勤輔助服務。
在醫院產業中,PPP模式可以劃分為購買服務和提供設施兩類。一類是購買服務的PPP,該模式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門簽訂服務承包協議,由私人部門融資、擁有、建造、維護和管理某種基礎設施,政府購買這種設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雙方在產品購買環節上實現分解。在醫院產業中這類模式又可以分為三種:非臨床服務即后勤保障類服務,主要包括清潔、安保、物業維護等,許多醫院實行的后勤社會化管理就是這種方式;臨床支持服務,一般是指實驗室、檢驗室服務,一些醫藥企業開展的醫學獨立實驗室就是這種方式;臨床專業服務,這類服務門檻要求較高,而且還須具有相應資質。另一類是提供設施的PPP,該模式是指:政府擁有、建設和提供某種公共設施,但是政府在運營管理上存在相對劣勢。政府與私人部門簽訂承包或租賃協議,由私人部門籌資、管理與維護,并獲得回報。此類模式一般由醫院和私人部門共同出資建設醫院門診或住院病房樓,在合同約定期限內醫院租用該設施,并以約定金額支付相應的租金,合同期滿后該設施由醫院低價收購或私人部門無償轉讓給醫院。
我們應當積極地在改革創新中以PPP模式化減部分醫院債務(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12年末全國所有醫療衛生機構資產負債率達到了40.5%,而且呈現增加趨勢),這樣既可減輕地方政府和醫院債務的壓力,又可調動社會資本的力量來加大、加快醫療衛生建設,并且取得更好的資金使用績效,同時擴大社會資本的辦醫空間,實現多方共贏。
作為世界上一種很成熟的融資與管理模式,PPP的機制創新決不止是一個融資機制的選擇,也是一個在發展混合所有制過程中解放生產力的戰略性選擇。相信PPP模式在我國醫院產業的未來發展中也一定會大有所為。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