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寰宦
近年來地鐵PPP項目逐漸增多,各大建設公司、城市綜合開發公司等都積極加入競爭。與他們交流時也都坦誠,幾乎沒有一家能真正能搞懂地鐵運營。什么時候維護保養,什么時候更換設備,這些基礎數據都沒有,怎么可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財務分析報告?
1860個PPP項目,3.4萬億投資規模,落地簽約僅為2000多億,這三個數字是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行PPP一年多來的成績單縮影。
為什么PPP項目“上熱下冷”?為什么落地這么難?為什么社會資本參與PPP不積極?……在討論這一連串的為什么之前,讓我們先回到經濟學的常識。
為什么要選擇PPP?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它卻是PPP這套機制順利運行的基礎,而我們很多時候卻忽視了。
PPP本質上是一個政府發起的長期投資項目,通過與社會資本在融資、建設、運營、管理等全方位的合作,實現“降低投入、高效建設、經濟運行、合理產出”的最終目的。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目前很多PPP項目是不健全的。如果政府只是因為財政上有資金缺口,產生融資需求,不管什么項目都包裝成PPP強拉硬推,不要說民資不參與,國有資本也不可能參與。
目前大部分PPP項目在經濟性分析上都難以滿足社會資本的要求,主要表現為前期投入概算大、運營管理粗放、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像投資回報、運營損益、凈現金流等財務數據的測算難度大、可靠性低。前期建設預算受規劃、技術選擇和關鍵人員影響大,經濟性要素權重低,制約了后期運營管理,也降低了項目全周期的經濟可靠性。
我們看過一些示范項目報告,即便勉強給出一些財務預測,但是涉及投資凈現金流、運營損益、成本收益變化等分析,很難讓專業的金融機構信服。
例如,近年來地鐵PPP項目逐漸增多,各大建設公司、城市綜合開發公司等都積極加入競爭。與他們交流時也都坦誠,幾乎沒有一家能真正能搞懂地鐵運營。什么時候維護保養,什么時候更換設備,不同時期人員成本的變化等等,這些基礎數據都沒有,怎么可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財務分析報告?在這種情況下,地鐵建設的預算又是怎么通過的呢?
在過去,政府是很難算這個帳的。一是算不出,政府不懂運營,像地鐵運營的成本費用,維護維修這些都需要行業專業人士才懂。二是不愿意算。經濟性如果算出來很差,項目就沒有了,政府是需要項目投資維持GDP的增速。
現在,政府要想將待字閨中的PPP項目嫁出去,就必須明明白白的告訴選親者,這個“閨女”有哪些可量化的優點,不能再回到簡單依靠財政托底的老路上。
政府就需要在發包PPP項目時,將關注重點從“建設期”向“全周期”改變,進行詳細的運營期經濟分析。對社會資本方的運營能力要集中考察,要求咨詢、財會、稅務、法律等服務機構加大對運營能力的分析判斷,并提出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
這么做有什么現實的意義?舉個例子,現在鐵路建設中大多追求高速化、現代化,因而無砟軌道紛紛取代傳統的有砟軌道。但是傳統的有砟軌道建設成本要低很多,對列車的減震作用大。無砟軌道是更為先進的技術,建設成本相對高很多。在運營維護期,兩種軌道的維護成本又在不同周期和運輸條件下,互有利弊。如果不考慮運營管理,不做運營分析,一味地提倡高速、現代化,那么建設初期的投入會是巨大的,給后期運營帶來了諸多限制。
現在有些地區政府開始務實,在規劃中將鐵路速度適當減低,降低了前期投入,并且通過優化后期運營管理,降低維護成本,使得整個PPP項目經濟性較好,自然就吸引來了社會資本。
當然,這個例子并不是否定高速、現代化。我只是認為,這類項目的技術選項必須要服從經濟性,畢竟技術進步的最大意義在于提高效率,效率本身就是一個經濟概念。
當我們尊重事物本來發展的規律,遵循經濟性的原則,PPP必然會吸引來更多的社會資本。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