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近期公布的396個第四批PPP示范項目名單,是從18個部委和幾十個省級財政部門上報的1226個項目中嚴格評選出來的,涉及投資金額約7588億元。至此,自2014年出爐第一批PPP示范名單以來,財政部向全社會交出了四份示范項目名單,一以貫之地將“守約、透明、公開”的市場原則落到實處。 在PPP推廣之初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時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積極推廣PPP模式,包括與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合作,加強PPP項目的規范運作并防范風險。”從中透出的信號是規范實施、規范監管。
從財政部公布的四批示范名單看,首批PPP示范項目30個、總投資額1800億元,涉及15個省份,數量雖不多,但“精選”良久;第二批PPP示范項目除去上海和西藏兩地,其余省份全部上報了項目,數目超過了200個。從各級政府上報項目的積極性看,地方政府部門已經逐漸樹立起對實施PPP的信心;第三批PPP示范項目更是突飛猛進,數目多達516個,總投資金額11708億元。項目的快速增加,除積極因素外,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一些諸如融資、監管等問題的出現,引起了財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從第四批PPP示范項目看,項目數量不增反降,投資額也相應減少。數量增減的背后,體現的是“能進能出”的原則。2017年財政部出臺的相關文件明確提出,“嚴格新項目入庫標準”“集中清理已入庫項目”,對PPP項目的管理要求更加嚴格、規范。
而做到這些,公開透明不可或缺。為了防止PPP“為我所用”的現象發生,正確的引導至關重要。如期向社會公布示范項目、對于入選項目不按時推進實施的毫不姑息、對于不合規項目即便已經開始實施也毫不猶豫叫停,表明財政部要推行的是“真正的PPP”。那些不規范操作的PPP,自然被列為“偽PPP”。
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合作行為。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對項目中后期建設管理運營過程參與更深,企業對項目前期可研、立項等階段參與更深。政府和企業都是全程參與,信息更加對稱,合作更加密切。規范地實施PPP,從來就不存在最終由哪一方“兜底”的問題。但就此認為這有礙社會資本進入、為PPP融資“糾結”,甚至將問題上升到政府責任層面,就沒能正確理解PPP。
必須承認,在PPP推廣應用過程中,政府的監管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由于管理架構交叉有所重復、不同等原因,造成個別政策不一致等。即便如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只要是按照既定的政策推進也是行得通的。需要強調的是,“共擔”“共得”等原則和方向始終是統一的,如果誤讀就不是政府要推動的PPP項目。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PPP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毅近日表示,推廣應用PPP項目要堅持“穿透管理、公開透明”的原則。一是堅持并強化對資本金的管理。任何投資項目、金融活動,要投入一定的自有資金,再進行適度的融資,這是必須守住的底線。不能讓政府的各種公共性基金作為資本金,更不要讓社會資本用借款作為資本金。二是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信息透明是最好的規范,第四批示范項目的政策導向就比較明顯,對于有經營性現金流,本身能產生使用者付費收益、不完全依賴政府付費的項目;對于非純市政道路類、百姓獲得感相對間接的基建項目,比如旅游、健康、養老等需求集中的幸福產業項目,要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戒急用忍,行穩致遠”。一時的盛衰起伏并非至關重要,更何況這是一項全新的市場經濟行為,“盛興時能知所謙抑,衰微時能知所潛隱”,這才是PPP長遠發展的根本。正如多位PPP專家評說的,第四批PPP示范項目的出爐,更多的是為市場注入信心,同時釋放出決策層對PPP將堅持走下去的決心。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