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住總“管理駕駛艙”平臺上線運行。今后,無論何時何地,企業領導者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夠輕松地調用企業海量大數據,全過程、全方位、全天侯地把控企業運行狀態,通過“駕駛艙”進行實時分析、決策和預警,實現運籌方寸之間,決勝千里之外的“智能管理”。
五大格局覆蓋管理全程
打開平臺界面,使用者仿佛置身于一架大型飛機的駕駛艙中,“大市場、大提效、大黨建、大安全、大監督”五大格局表盤依次排列。五大格局覆蓋精益建設“班子、隊伍、制度、作風、文化、品牌”六個方面,打破了集團內不同行業與業務的界限,橫向貫穿集團24個業務部門,縱向穿透“集團、二級公司、項目部、工段、班組”五大層級,實現了“橫到邊、縱到底”的五級防控。
平臺涵蓋的350項核心指標來自于對一線數據的抓取,省去了層層人工填報的繁冗流程,保證了數據的原始性與真實性。點擊表盤標志,可以逐級進入下級界面。“主界面、分界面、子界面”遞進反映;“主指標、分指標、細指標”延伸展示。各項指標以“速度表、音量柱、趨勢圖、分布圖”等形式新穎直觀的展現出來。通過界定權限與劃分層級,集團的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自助式”應用,實現全程閉環管理。
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這套系統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臺式電腦上都能夠順暢運行。
轉型升級催生智能管理
企業的發展始終伴隨著管理方式的變革。北京住總因“住”而立、興“住”而起,三十余年砥礪前行,從單一的建筑企業轉型成為知名城市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商,業務橫跨“地產開發、建筑施工、現代服務”三大板塊,產業縱貫“EMPC”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下屬30余家子企業覆蓋“設計、制造、施工、商貿、物業”等數十個行業。近三年,集團綜合經營額從260億元一躍至600億元, 預計到“十三五”末將實現綜合經營額1000億元、利潤20億元。
企業的活力植根于職工。隨著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和九十年代掀起的建筑業熱潮,第四代從業群體漸漸成為行業中堅力量,集團35歲以下的職工已經占全體職工的45%,他們在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上彰顯著“知識化、技能化、職業化”的智慧和風采,充分發揮他們光和熱將為集團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隨著集團的跨越式發展,順應時代和企業戰略轉型的要求,推廣應用智能管理,將為集團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提供強力地助推。
頂層設計統籌平臺建設
信息化工作利在長遠,離不開頂層設計的引領。“管理駕駛艙”的建設在北京住總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工程。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寶申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大數據已經上升為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大數據”一詞在國務院“十三五”規劃綱要共出現20次,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是大勢所趨。科技的力量是無法比擬的,以智能移動設備為主要載體的信息技術廣泛、深刻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要通過駕馭大數據、運用新技術,推動集團管理再上新臺階,實現管理全覆蓋。
他提出,縱觀歷史,管理方式在幾十年間不斷發生著的變革。我們要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升級,實現精益增值。研發推廣“駕駛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符合現代企業多維度的管理方式;符合產業延伸的需求;也符合中央“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的要求。集團上下要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深度推進、提質增效,打造“信息化、形象化、具體化、實時化、透明化、模板化、規范化、數據化”的管理駕駛艙平臺。
集團公司相關主管領導組織各相關系統負責人、各單位負責人赴深圳、珠海等沿海地區考察學習“智慧城市、智能管理”的先進經驗,集團公司施工管理部、集團信息中心及廣聯達軟件公司組成了30多人的研發團隊。
融合信息激活中樞神經
北京住總從未停止過對智能管理的探索與追求。集團多年來完成了大量信息化系統建設與業務數據采集的自動化和常態化工作,積累了龐大的業務數據。然而各業務系統之間缺乏統一規劃、各成體系、溝通不暢,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信息孤島。不同系統間的數據無法充分共享、整合、集成,“碎片化信息”難以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全面支撐。
“管理駕駛艙”平臺從戰略層面規劃設計,實現了大數據的共享和各系統的應用集成,將集團現有的“PMS系統、安全隱患排查系統、質量巡查系統、環境檢測與治理系統、勞務實名制系統、財務NC系統”等多套系統通過統一接口實現無縫融合,信息孤島聯結成為管理矩陣。平臺連接各類系統,打通專業瓶頸,把寶貴的大數據財富融入“智”,落于“實”。
“管理駕駛艙”將逐步打造成為全集團“最權威、最綜合、最全面”的系統,成為集團決策分析應用的統一平臺。
從嚴治黨插上智慧翅膀
如何利用大數據創新黨建與監督方式?“管理駕駛艙”帶來了一場“智慧黨建”與“智慧監督”的巨大變革。130余項核心指標占據了駕駛艙總艙位的三分之一,重在“落細、落小”,為“黨建”與“監督”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管理駕駛艙”拓寬黨的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的渠道,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打通了基層黨建的“最后一公里”,讓黨建工作變得更加全面、更加嚴細,實現了網絡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覆蓋到哪里。平臺共包含集團252個黨支部和3190名在職與離退休黨員信息。領導班子履行“一崗雙責”研究、部署、檢查情況如何?“三會一課”是否規范開展?黨建工作也納入了過程管理。
“管理駕駛艙”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和打造透明市場、陽光工程的重要抓手。專責監督、治理監督、職能監督、民主監督和延伸監督都實現了具體化、數據化的展現。“四風”問題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檢查結果如何?“三重一大”決策落實情況如何?采購合同簽訂是否合規?在平臺上一目了然。通過應用駕駛艙,確保企業運行合規合法、公平公開,為集團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科技研發彰顯住總速度
“住總速度”往往伴隨著奇跡般的效率。住總人89天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的主體結構施工;60天完成了50萬字《匠魂》一書的編纂……在科技研發上同樣彰顯著“住總速度”。
研發團隊把視頻會議室變成了工作間。溝通業務需求、設計功能模塊、確定關鍵指標、收集反饋意見、完成系統編碼、測試軟件性能……他們通宵達旦、日夜兼程,平均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單就關鍵指標的遴選就對上千個業務指標反復進行需求分析、研討、篩選,才確定了最終方案。研發過程中,集團各業務系統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與研發團隊反復溝通商榷,以參與者、使用者的身份參與到平臺研發中來。
2月28日,集團公司召開“智能管理、精益建設”現場推進會,明確了研發的總體目標。3月14日,開發工作全面啟動。3月26日,研發團隊從上千個業務指標中調研確定了350個關鍵指標。4月10日,駕駛艙原型系統首次亮相。4月30日,駕駛艙第一版上線試運行。自3月中旬以來,累計完成項目部基層軟件應用培訓與集團機關部室數據錄入交底培訓共2000余人次。
“思變求進,敢為人先”。北京住總從戰略層面設計、打破行業業務壁壘的“管理駕駛艙”平臺為國內同類企業首創。可以預見,隨著“管理駕駛艙”平臺的深化應用與不斷完善,在管理深度、廣度上不斷拓展,必將為北京住總的管理方式帶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與新的效益,助推集團實現更大、更優、更快的發展。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