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10時15分,新建商(丘)合(肥)杭(州)鐵路上跨既有隴海鐵路(67.8+128+67.8)米連續梁實現完美“牽手”,是中國高鐵跨度最大、噸位最重的雙向同步轉體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曲梁,標志著商合杭鐵路河南至合肥段貫通架梁通道的最后一個控制性工程完工,為明年年底按期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由十七局承建的商合杭上跨隴海鐵路102號、103號橋梁高40.5米,連續梁全長263.6米,曲線半徑2000米,縱向坡度20‰,集雙向同步墩底轉體、跨度最大、噸位最重、小曲線等諸多特性于一體,與2017年12月成功轉體的100號墩T構梁完美“牽手”,完成對鄭徐客專和隴海鐵路的跨越。
每3分鐘就有一輛火車通過,一根鐵釘都不能掉落
商合杭鐵路上跨隴海鐵路102號和103號墩連續梁主跨128米,緊鄰鄭徐客專和隴海鐵路干線,線路繁忙,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通過,尤其轉體時梁體跨越了隴海鐵路四條股道,距離既有線最小距離只有4.4米,可謂在“夾縫中求生存”,安全風險極高,為中國高鐵建設中極為罕見的轉體施工。
“由于既有線為電氣化鐵路,一塊塑料垃圾、一根鐵釘落在高壓接觸網都會影響受電弓的正常取電,導致列車突然停車,甚至可能引發短路、起火等更大的事故。如何防止高空墜物、避免各類事故,成為工程安全順利推進的巨大挑戰。”十七局鄭徐客專指揮部指揮長賈培亮介紹,“我們在梁體施工過程中采用不低于1.8米的鋼護欄、不低于1.2米的鋼護欄并掛網、密目鋼絲網等構建起‘三層防護網’,防止高空墜落物、漂浮物等影響行車安全。”
同時,該項目在商丘車站高鐵場和北東閘各安排了1名駐站員,即時通報列車通過時間,施工現場做好過車準備。同時按照“一人一機”原則設置專職防護員,以“一對一”負責的形式加強對機械設備作業時的監督,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重量相當于101架空客A380,“小馬拉大車”輕松轉動“巨無霸”
總重2.8萬噸的梁體,相當于101架目前世界最大的飛機空客A380的總重量,讓如此龐大的“巨無霸”實現輕松“轉身”,建設者們巧用了“小馬拉大車”的方法。
“我們重點對‘大車’結構進行了科學改進。橋墩轉體結構均為上下兩個直徑4米的凹形‘磨盤’,中間由一個抗剪性能好的鋼銷連接,高強度鋼絞線構成的牽引索分別纏繞在兩個墩底的轉盤上,這種‘磨盤’式的結構有效減少了轉體摩擦,也使轉體過程更加穩定。”十七局鄭徐客專項目一分部項目經理婁偉對轉體結構娓娓道來。
上部“磨盤”也另有奧秘,其環形布置的撐腳配合4臺千斤頂構建了“防傾保險體系”,就像強壯的“四肢”實時調整轉體的傾斜狀態。為防止轉體出現偏差,建設者們還通過在轉盤、滑道合理布設的千斤頂組成“限位控制體系”,對橫向傾斜和水平偏轉位置進行限制和調整。
而作為轉體牽引系統的“小馬”是由4臺400噸自動連續千斤頂、2套液壓泵站和2臺主控臺通過高壓油管和電纜線連接組成的,別看它很“小巧”,但是力氣可不小,僅用60噸的力就能使14000噸的“巨無霸”靈活轉動。
轉體時間僅有40分鐘,“智能+人工”助力精準“牽手”
102號和103號墩采用雙向同步墩底平面轉體,分別需順時針旋轉25.2度和29.2度。轉體當天,鐵路封鎖時間只有60分鐘,為確保安全,轉體必須在40分鐘內完成。
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梁體的全方位精準對接?
轉體前,技術人員從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細節層層把關,采用高精度測量儀進行平面和高程控制,對轉體結構、裝置進行精確定位,橋體稱重試驗后,還進行了精確配重和試轉。
“我們此次轉體采用‘智能+人工’的方式,兩個主控臺電腦根據轉體規定時間將轉體角度細化到秒,對轉體各個階段合理劃分時間并進行預演,確保了轉體時間在可控范圍之內。”十七局鄭徐客專項目一分部項目總工劉繼龍介紹。
除了對轉體全程進行科學規劃之外,兩個主控臺電腦還可以實時顯示轉體角度、速度、牽引力等數據,并結合數據進行自動分析,當轉體產生偏差時及時調整。
在距設計軸線1米時進入“定距模式”,動力系統改由“手動”狀態下點動操作,“智能轉體過程中,梁體因慣性作用繼續向前偏轉,輔以手動模式可以防止梁體超轉,同時也可以最直觀、最高效地通過毫米級的距離控制將連續梁緩慢‘挪’到最終位置,實現空中完美對接。”現場技術人員介紹。
據悉,商(丘)合(肥)杭(州)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高速鐵路,可將鄭徐客專、合蚌高鐵、滬漢蓉鐵路、合福高鐵、寧杭高鐵以及規劃中的京九高鐵等眾多鐵路連接起來,被譽為“華東第二通道”。該鐵路建成后將有效緩解“華東第一通道”京滬高鐵運輸能力不足的現狀,成為我國客運專線網的重要干線和華東地區南北向的第二客運通道,對中原經濟區加快融入沿海經濟開放體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