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藏高原東北部,隨著一聲爆破巨響,引大濟湟西干渠工程23號支渠1號隧洞順利貫通,標志著由十四局電氣化公司承建的23號支渠到26號支渠標段內所有隧洞已全部貫通。 引大濟湟扶貧灌溉工程被稱為青海省“一號水利工程”,規劃年調水量7.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61萬平方公里,工程估算總投資約141.82億元。工程全面完成后,湟水流域將新增“旱改水”農田110余萬畝。
自2017年9月進場以來,十四局電氣化公司引大濟湟西干渠項目部對施工的安全、進度、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高度重視,與設計單位加強溝通,提早進行圖紙優化工作,在施工方案的選定、勞務隊伍的組織等方面充分準備、超前謀劃。
隧洞是本標段工程建設的主體,地質條件復雜,但隧洞形式不同于通常的隧道,隧洞施工作業斷面較小,開挖斷面高僅為2.94米,大型機械無法使用,且隧洞位置均位于半山腰位置,施工材料運輸難度大,施工條件艱苦。只能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施工開挖方式,隧洞開挖時進行一次噴錨支護,貫通后再采用鋼筋混凝土二次支護,隧洞完成后敷設無壓管道,以達到輸水的設計目標。
本次開通的1號隧洞處于黃土地段圍巖地質,出口端開挖至11米時開始進入巖層,每天只能掘進尺0.2米。為了搶進度,項目部轉變策略,積極聯系委托符合要求的爆破公司進場,同時采取進出口端同時開挖,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克服現場高寒、缺氧、運輸等困難,保證了隧洞的如期完工。
“目前,項目上的管道施工基本完成,剩余工程主要是隧洞二次襯砌、倒虹吸、渡槽等結構物的施工和復耕工作,我們工程每個小小的進展,都讓青海人民的脫貧路能夠更進一步。”十四局電氣化公司引大濟湟西干渠項目書記魏玉國自豪地介紹道。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