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載磨礪終成器。日前,一條貫通南北的國道主干線——G230通武線開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下稱開港大道)正式交付通車。這不僅在國家南北向干線公路網畫上重重的一筆,也大大推動了開封市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 對于投資建設者中建一局而言,開港大道項目在業內備受矚目。該項目的交付運營,不僅僅表示它是中建一局首個進入運營期的PPP公路項目,也是公司打造的樣板工程,是對公司轉型升級的充分肯定。
賈魯河大橋主跨圖
外協先行 為項目施工提供前提
作為商業模式創新的示范者,2014年中建一局開始全過程參與PPP項目,堅持投資和建造“雙輪”驅動,融資、融商、融智,在城市基礎設施、綜合建設開發等領域,以PPP等多種商業模式,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服務,開港大道便是其中之一。
開港大道項目是國家第三批PPP示范項目、河南省PPP重點項目,也是開封市一號工程、河南省財政廳十大經典案例之一。據項目總監王晨旭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9.4億元,起點位于開封市十三大街與G310交叉處,向南對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路線全長41.823千米。施工周期長、技術難度大、材料材質要求高、機械設備要求高是該項目的主要特點。
雖然有不少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經驗,但真正第一次承建公路項目且還是PPP模式,不只是項目團隊面臨巨大挑戰,整個公司也倍感壓力重大。
自2015年底開工建設截至目前,項目工期接近3年,并已于今年9月底正式通車,當前正在進行道路綠化和照明工程的施工。但事實上,項目主體施工僅僅只有18個月時間,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外協工作上。
“與房建項目相比,公路項目面臨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征拆的進度決定了施工的進度。因此項目部在公司內首次試水,率先成立了外協部,專門負責對外溝通協調。”項目副書記高捷說,“該項目沿途經過十幾個村莊,為了解決拆遷遺留問題,項目部成立外協部,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與協調工作,為工程的順利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時因為一個糾紛,項目團隊來回協調十幾次才可以成功。”
這些都為項目的順利施工提供了便利,也是項目可以如期交付的先決條件。
鄭民下穿施工全景圖
攻堅克難 項目再創新佳績
作為一條一級公路,該項目涉及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中小橋工程、涵洞工程、大型橋梁、分離式立交以及綠化工程、照明工程等附屬工程。其中賈魯河大橋和下穿鄭民高速分離式立交為整個項目的兩個控制性工程,也是整個項目的難點所在。
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新建橋梁來跨越遇到河流,在上部結構施工時,一般項目會采用懸臂法施工。但在賈魯河大橋施工過程中,由于大橋斜交角度為30°,這種方法根本無法使用。因此項目部采用支架法施工,并創造性地采用了鋼管樁基礎與貝雷梁結合的方式搭設的鋼管樁水上施工平臺,成功地解決了跨河段支架搭設的問題。項目生產經理張明表示,“該方法施工工序簡單,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鄭民下穿工程作為項目全線的控制性工程,是開港大道主線能否如期竣工通車的關鍵所在。道路主線與鄭民高速相交采用分離式立體交叉,項目于鄭民高速杏花營互通立交區西側下穿高速主線及匝道通過。在實施G230主線下穿鄭民高速公路框架橋施工時,為了保證鄭民高速正常通車與杏花營收費站的正常運行,項目部提前在高速的兩側修建繞行輔道及臨時匝道,將鄭民高速車輛引導至輔道及匝道通行。待下穿鄭民框架橋及其他附屬工程、恢復鄭民高速相關工程完成后,經驗收合格,再將車輛引導至恢復的鄭民高速,拆除臨時修建的繞行輔道及臨時匝道。
除這兩個控制性工程,項目還創新嘗試使用滑模技術。該技術雖不是首創,但在國內公路工程附屬設施項目中應用較少。相比于其他工程所采用預制、安裝的傳統方法,使用滑模機進行路緣石及土路肩硬化等附屬設施施工可以在施工現場就地生產,不僅節省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減少了預制過程中的材料浪費以及運輸和現場安裝中的損耗,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項目自成立以來,先后取得科技成果9項。其中,鋼管樁水上施工平臺施工工法已獲得河南省省級工法;水平構件滑模施工工法正在申報河南省省級工法。此外,在國家級期刊發表3篇論文。
人才建設 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這支年輕的團隊,據介紹,項目部管理人員平均年齡只有27歲,一大半都是九零后,該項目也是不少人踏上工作崗位的開端。
技術團隊的實力毋庸置疑。除此之外,測量團隊與物資團隊的重要性也極為突出。為了給工程建立完善的控制網,需要每200-300米就要設置控制點。在沒有施工便道的前提下,幾十公里的路都是扛著20多斤的測量儀器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公路項目中,物資成本占到項目建設總成本的70%,每天百余車物資的接收、清點是物資團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施工,物資的運輸晝夜不斷地運輸。
實體工地試驗室是項目部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部門,試驗檢測工作是控制工程施工質量的保障手段。因此該項目配備了齊全、先進的檢測儀器,試驗員經常工作到半夜。僅僅為了含水量一項檢測,試驗室就用壞了好幾臺烘箱。
除此之外,在道路隔離帶綠化過程中,項目管理團隊全員上崗,不分晝夜,用了僅僅15天的時間,就栽種了3萬多棵樹木。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支年輕的團隊和不畏艱辛的精神,才保證了項目的順利交付。經過3年的磨練,當初那些初出茅廬的學生在此項目中都已成長為優秀的管理人才,這也為中建一局轉型升級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蘇艷蕾 張明)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