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鐵十九局二公司牡佳項目部新民隧道內,隨著48臺振搗器逐漸暫停工作,該項目部采用的新型智能全液壓臺車僅用不到7個小時,再一次高質量完成了11.34米的二襯澆筑。 為提高襯砌質量、加快施工速度、節約施工成本,經過實地考察和技術研究,該項目部創新采用了新型智能全液壓臺車工藝。該臺車自重一百四十多噸,設計剛度大、強度高抗變形能力強,可承受快速泵送入模所帶來的壓力實現快速泵送;模板采用不銹鋼模板,不銹蝕,容易脫模,且外觀質量比舊型臺車有較大提高。在施工過程中,該臺車靠縱向四個大直徑絲杠支撐在底部條形馬登上配備了8個額定30噸的液壓升降油缸,實現了臺車整體橫移平穩。臺車上設置了自行式軌道,可自動行走。采用的反向泵送帶壓入膜埋入式泵送不易離析、容易振搗,混凝土壓力混凝土密實、氣泡少,確保了襯砌質量。該臺車上的全液壓布料機,每臺裝配固定運輸四條管路通過三通裝置使末端分解成七個泵送口,很好地達到了分窗澆筑效果,配備的48臺振搗器,其中24臺為氣動式振搗器并在泵送口下添加了插入式振搗器,大大提高了振搗效果。
此外,該臺車還采用了激光定位臺車變形報警系統、混凝土入膜溫度、壓力檢測系統、搭接模壓力感應報警系統、拱頂(移動終端)監控查詢系統(可視系統)等九項智能化系統,大大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智能化。
據該項目部新民隧道技術主管劉信良介紹,采用新型臺車施工,原來需要12個小時才能完成的襯砌澆筑,現在僅需要7個小時,節省了,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工使用量,節約了成本。該臺車施工的外觀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襯砌外觀光滑,無氣泡,密實度較高,避免了因施工縫形成的人字坡。
多年了,由十九局二公司副總經理、牡佳項目部經理楊保旭帶領的團隊致力于技術攻堅和技術創新,建設了多項精品工程,該團隊承建的哈牡鐵路威虎山隧道在高寒地區首次成功試用鐵路新型防排水材料、牡綏鐵路雙豐隧道研發的“第三系高壓富水砂泥巖地層隧道技術研究”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