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1月1日零點起,銀川市開始全面集中供熱。和往年不同的是,銀川市民在家中用上了從華電靈武電廠出發,穿越黃河,達到銀川城區的清潔能源。 華電銀川集中供熱項目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集中供熱工程,大橋局二公司承擔了該工程施工難度最大的環節——盾構下穿黃河隧道施工,用過硬的技術為銀川市民今年溫暖過冬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上了一份大禮。
盾構穿黃工程位于銀川市永寧縣與靈武市交界處,是國內首條穿越黃河的供熱專用隧道。工程需要兩次下穿黃河大堤,且長距離下穿1838米,工程施工難度非常大。下穿黃河盾構隧道施工,盾構機的始發和接收都是在黃河河岸進行,端頭地層穩定性較差,易發生涌水、涌砂等現象,且盾構機始發段和到達段均為5%坡度。因此給盾構的始發和到達施工工藝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穿行黃河的施工過程中,盾構隧道穿越的地層主要為細砂層,屬于強透水層,且與黃河水連通,此外盾構在河漫灘軟弱土中施工,還容易發生坍塌、甚至冒頂事故。
此外,深基坑圍護和開挖、大斷面泥水平衡盾構掘進施工、管片制作、降水、土方、混凝土和建筑安裝工程等技術,是多種施工技術共同運用的綜合性工程,管理工作復雜。
為加快施工進度,確保銀川市2018年冬天如期供暖,施工團隊在冬天堅持施工。他們針對當地情況,對材料存放、基坑開挖、鋼筋安裝及焊接等,以及現場施工作業的一線人員以及各類機械的防寒保暖工作制定了詳細的措施。
盾構機始發前,為采集到適應當前地質地層且地面沉降值最小的盾構機參數,項目部將在盾構機下穿黃河大堤前50米設立試驗推進區,摸索施工中的安全參數。項目施工團隊還從盾構機的選型和優化入手,針對地層和施工難題,對盾構機進行技術優化措施,提高設備安全性。
項目施工團隊為克服盾構長距離下穿黃河可能面臨的一系列重大風險,先從盾構機的選型和優化入手。針對地層和施工難題,“初心號”通過采用先進的泥水加壓技術、增強刀盤耐磨性、強化刀具配置、加大整機功率和扭矩等技術優化措施,提高了設備安全性。
項目施工團隊還針對該特殊地層,對泥漿的配比進行了針對性地研究,在借鑒國內外及公司已有技術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適合該地層成槽施工的泥漿配比,保證達到了盾構需要的粘度、膠體率、失水率等各項泥漿指標,保護了盾構工作面,防止地面沉降,有效地解決了盾構施工中碰到的坍塌、冒頂、刀具磨損等狀況。穿黃施工的盾構機還接入施工單位的公司盾構管理系統,為管理加了一道安全鎖。
2017年大年三十晚上,大家在項目部吃過團圓飯,就又投入到了緊張的施工現場,項目經理董云濤帶隊到現場檢查,因為第二天,拆解后的盾構機就將運輸到始發場地,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爭分奪秒,所以每一個環節都要確保萬無一失,接下來的盾構機下井、組裝、始發又是一場硬仗。
項目管理團隊科學編制施工方案,科學組織施工,把各個環節時間壓縮到最短,同類項目要18個月才能完成的掘進施工,該施工團隊僅用了133天就實現隧道了貫通,比項目部自排工期還提前了半個月。盾構最快單日掘進達到了33.2米,最快月進度704米,創國內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施工的最快紀錄。
據了解,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項目已經實現約4000萬平方米供熱,項目二期建成投運后,總供熱面積預計可達到8000萬平方米。自此,銀川城區已由傳統的燒煤供熱逐步實現綠色環保的供暖全覆蓋,這為銀川市的生態環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