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鐵十四局正式獲批籌建“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水下盾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標志著國內首個水下盾構專業領域的二級學術分會正式進入籌備階段。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是國家一級學術性團體學會,是中國科協的組成部分,對外為國際巖石力學學會中國國家小組,也是國內該領域凝聚力最強、影響力最廣的社會團體。
中鐵十四局借助在水下及大直徑盾構隧道的技術積累、科技研發、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實踐、市場開拓等諸方面影響力,聯合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大、中鐵四院等各單位單位和知名院校,經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批準,發起成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水下盾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
分會的組建將為水下盾構隧道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等科技工作者服務,為水下盾構隧道建造領域相關單位服務,為政府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決策咨詢服務,搭建水下盾構技術交流、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產學研合作等平臺,全面推動中國水下盾構隧道工程技術發展。
近幾十年來,我國已經建成了幾十座水下交通隧道,據統計,采用盾構法修建的隧道占比約70%,已修建完成了50余條水下盾構隧道,另外還在規劃建設的穿越各大水系的水下交通隧道將達百余座。
近10年來,中鐵十四局依托40多個地鐵和地下城市交通建設,精心布局“三核(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兩線(京廣、京滬沿線)一帶(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現擁有盾構機總數達到70余臺,10米以上大盾構21臺。
在盾構施工中,他們實現了穿越“江河湖海城”全覆蓋、地質條件全覆蓋、涉足行業全覆蓋、盾構直徑全覆蓋、施工工藝全覆蓋,涉足鐵路、公路、市政、地鐵、電力和水工等行業以及“大土木”相關聯的全部領域;從2米微型盾構機新管幕法施工、4米泥水盾構機過長江到16米超大型泥水盾構機施工,全面掌握了各種直徑水下盾構隧道施工技術,已建成了京沈、京張、蕪湖、南京、長沙、成都、太原、青島、章丘等10個盾構管片生產基地,擁有自動化生產線15條。
該集團致力于核心技術力量的培養和建設,既重視硬件設施的引進,又注重自主技術裝備的研制,既利用企業專利提升產品品質,又極力研發自主專利技術,依托工程施工,開發出常壓換刀工法、耐磨刀具合金材料等技術、新材料和工藝。以南京長江隧道工程為代表的超高壓、高磨耗水下盾構隧道項目,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依托南京長江隧道工程的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攬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國優金獎等;南京過江地鐵10號線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詹天佑獎等;揚州瘦西湖隧道獲魯班獎等。
為加強技術研發、提高成果轉化、深化技術交流,他們于2016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專業化大直徑盾構工程公司,建有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集團盾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建立了國內首個盾構數據監控指揮中心,共同致力于盾構技術的研究。承辦“大盾構技術峰會”,加強了內外學術交流、擴展了盾構行業技術影響力。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水下盾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的組建,將促進我國水下隧道領域工程技術的發展,搭建平臺、匯聚人才、激勵創新、發展產業,建成具有先進水平的交流平臺,為推進我國水下盾構隧道研究、技術進步、大幅度地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做貢獻。同時,這將對提升中鐵十四局的行業知名度、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