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施工企業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拿到施工項目,按合同要求實施項目,交付合格的工程產品獲取經濟效益。一般來說,施工企業取得經濟效益途徑有兩個,一是企業市場營銷團隊取得的經營效益,主要是中標價中法定利潤與高于企業估算成本部分之和,體現了企業是利潤中心的地位;二是項目實施團隊取得的管理效益,主要是項目實際成本降低額與變更索賠效益之和,體現了項目部是成本中心的地位。如果施工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忽視成本控制和權益維護,不但不能降低施工成本,而且還會吃掉企業微薄的利潤,甚至造成企業虧損。如何才能實時監控施工項目的運營風險并有效規避呢?做好財務分析是一項重要舉措,它不僅可以及時分析預測企業風險,還可以指出產生問題的癥結所在,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決策依據,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但是,實際工作中財務分析的作用和效果并不佳。筆者認為,財務分析的質量不高是其癥結所在。
二、造成財務分析質量不高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財務分析的質量不高呢?筆者歸納了以下幾點。
(一)缺乏專業人才支撐是制約財務分析質量提高的短板
由于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有些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現代財務分析意識,未真正認識到財務分析的價值。有些企業領導和財務人員認為,本企業財務分析及業務資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參與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況清楚,不重視財務分析工作。由于企業管理層諸多思想上的誤區,把財務人員看作“賬房先生”。表現為財務人員在企業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話語權,造成財務人員積極性差、工作效率就不高、財務分析技能得不到提升,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財務分析人員。所以,沒有人才支撐是制約財務分析質量提高的短板。
(二)財務與經營融合不夠是制約財務分析質量提高的瓶頸
目前,一些施工企業負責人仍然習慣于把財務部門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會計,滿足于收款、記賬、結賬、報表;財務人員仍然習慣于將自己局限在財務部辦公室內,沒有隨著企業經營業務的變化更新自己的財務知識體系,沒有從企業經營業務出發,自覺去了解整個企業價值鏈中的相關業務和在建項目,與有關部門和人員溝通的主動性較差,敏銳覺察在建項目風險、特別是重點項目財務風險的能力不足,同時傳統會計資料的片面性,也是造成了財務分析報告局限性和片面性的主因,其結果是普遍性與特殊性互換,使得財務分析報告難以反映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和產生原因,造成財務分析難以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所以,財務與經營融合不夠,成為影響財務分析質量提高的瓶頸。
(三)引用數據的滯后性和局限性是制約財務分析質量的基礎
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與報表提交時間的時隔較長,可謂時過境遷,用過去的不甚準確的數據去判斷目前甚至將來的狀況,無法保證財務分析報告能反映企業和項目實際。如果財務人員在分析指標之前,不清楚各項指標與項目實施現狀之間的關系,僅從計算的結果上去分析,就很難明白各項指標所要表達的真實涵義。現今,許多財務人員在財務分析時,很少去注意這方面的邏輯,僅僅按照書本上所說的比率來進行財務分析,根本無法真正的分析出企業層面和項目層面的實際情況。由于報表數據的局限性和引用數據的片面性,造成了財務分析指標常常是重“量”而忽視“質”,難以揭示準確的企業運營狀況。因此,這也為有的企業管理者不重視財務分析工作提供了口實。
三、提升財務分析質量的對策
(一)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構建財務分析平臺
準確的財務分析是實現企業監控的基礎。施工企業應結合行業特點,通過完善財務管理體系來規范財務分析工作。目前,一些施工企業雖然建立了財務管理體系,但還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內涵。所以,施工企業通過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構建高效的財務分析平臺。通過加強財務監督職能,要將事后核算、監督轉變為事前規劃、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主動拓展工作領域,延伸財務功能,實現財務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從“賬房先生”向“首席財務官”轉變。以“預算管理”為軸心實現對企業業務活動、日常管理、資金流動的嚴格的過程控制,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成立財務分析團隊,補齊財務分析短板
行業風險較小或行業利潤高的企業,對于深層次財務分析和財務控制的要求不高,相對的財務分析工作會簡單一些,可以不設立財務分析崗位或財務分析團隊。而處于競爭激烈和毛利率較低的施工行業,與競爭對手、業主、監理、分包商、項目所在地等之間關系的任何變化,都會使企業收入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財務上表現為合同簽約量、項目收入、實際成本等和財務預算有明顯的差別,有時差別會很大,這就意味著施工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從客觀上對深層次財務分析和財務控制提出了高要求。所以,一般施工企業設立財務分析崗位,大型施工企業或企業集團成立由高水平財務分析專家組成財務分析團隊很有必要。
(三)加速財務與業務的融合,保障財務分析數據的全面性
當今先進企業的實踐說明,財務與業務深度融合是創新財務管理方法、促使財務管理職能的升級、完善現代財務管理體系的有效手段,更是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有效途徑。施工企業通過深化財務管理職能的轉型,實現財務管理與戰略管理的融合,管理控制和決策支持的融合,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融合,關注過去與關注未來的融合,業務管理與價值管理的融合,推動財務分析人員和項目經理之間的溝通等等,可以保障財務分析數據的全面性,充分發揮施工企業層面決策支持、資源保障、風險防范和價值創造的作用,促進施工項目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施工企業做強做優。
(四)嚴格執行建造合同準則,保障財務分析數據的專業性
如何將合同收入與合同成本進行配比,分配計入實施工程的各個會計年度?以往施工企業在會計處理上隨意性較大,《建造合同準則》的實施,從專業上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保障了財務分析數據的專業性、合理性和準確性。但是,回顧《建造合同準則》幾年來的執行情況,發現執行不到位的現象比較嚴重,人為造成財務數據偏差較大,影響了財務分析的準確性。所以,施工企業應當加大建造合同宣貫和執行力度,明確和細化崗位職責,提升參與建造合同執行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項目部預計收入、預計成本的管理,做到科學合理,動態管控,及時調整,全面完整歸集成本費用,從專業上保障財務數據能真實、準確、均衡的反映經營成果。
四、結語
施工企業財務分析是指利用經濟活動的數據資料,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財務指標,對施工項目實施中的各種經濟關系及財務活動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預測,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作為財務人員或專業財務分析人員,一方面要及時準確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業務,另一方面必須深刻理解管理層對于財務分析的需求及其要達成的目標。財務人員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掌握的業務上的信息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轉化為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揭示出企業存在的風險,提出規避風險的措施和建議,這才是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財務分析工作。
作為施工企業的管理者,應盡快通過完善財務管理體系,組建高水平的財務分析團隊,保障數據的全面性、準確性,夯實提升財務分析工作質量的基礎,從根本上提高企業財務分析能力,為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奠定良好的企業管理基礎。(作者:中國水電建設集團租賃控股有限公司 趙爽)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