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模式。公加私模式有利于彌補雙方的短版,又能夠發揮各自所長,也能夠優勢互補。無論是個體、私人、外資,甚至還有產業投資基金,都可以作為混合所有制合作的可選對象。具體操作中,也會考慮國有企業資產質量的好壞,產業結構是否合理,企業的包袱是否沉重,市場資源能否得到整合等等。
發展混合所有制碰到的難題。首先是持股的比例問題,如果在混合過程中國企一股獨大,民企只是形式化、象征性的參股,不僅不能激活國企的經營機制,反而會因為民企參與,導致參與的權利股權降低,影響混合所有制的發展。其次,不同經濟程度的企業文化如何融合的問題。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文化的碰撞是必然的。如果文化融合不到位,反而會產生分歧、矛盾、不協調,甚至分道揚鑣。最后,融資難易程度和融資成本的差異。
混合所有制如何發展。第一,要建立明確的進入機制,確定非公有經濟可以進入的范圍。第二,要本著協約精神,建立明確的風險公擔的機制,要充分保障非公有投資的話語權。第三,要建立明確的退出機制,讓投資者可進可退,在規則之下資本可以自由進退。第四,建立完善和現代公司的治理結構,從資本的屬性角度思考現代企業管理。第五,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去行政化,進一步政企分家,還國有企業真正的企業身份。第六,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統一的體系建設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完善,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環境。(作者:河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建中)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