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最核心的部門是項目部,而項目部是一個臨時組建部門,在項目部成立之初,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至關重要。本人多次參與項目部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為貫徹落實“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推進項目標準化管理工作,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兌現目標承諾,滿足顧客及相關方要求,根據集團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就自身感受及結合建筑行業項目部的特點,就新建項目部如何建立、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談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集團已經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項目部成立時,應將集團的管理制度納入項目部的管理范圍,并遵照執行。結合實際情況與項目部相適宜、具備可操作性,可直接應用集團的相關制度。否則,由集團主管科室與項目部共同研究,依據公司的相關制度,結合項目部活動、產品及服務的特點,建立或完善相關制度。項目部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一般應包括如下制度:
1.粉塵、噪音相關方管理等制度。
2.專項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庫房管理制度、配電室管理制度、施工機械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這些制度應針對相應危險源的控制要求來制定。
3.各種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及各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機、履帶起重機、施工電梯、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鉆孔機、混凝土攪拌機,以及架子工、電工、瓦工、抹灰工、石工、木工、鋼筋工、電焊工、氣焊工、電梯安裝工等操作規程。這些規程須根據相關法規制定。
4.設備維修保養、車輛安全管理、安全標識標牌管理、安全用電、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勞動保障管理、危險化學品的MSDS(物質安全參數表)等相關制度。
5.各項安全技術交底文件。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總體來說是根據施工階段來進行交底的,其中包含了基礎、主體、裝修三個階段的各類施工機械及操作人員、各工種的專業技術交底、各工種進行各項施工的施工的總交底及分層分類別分工種的各分項安全技術交底等。
6.各種應急預案,包括火災、爆炸、各種管網的破裂、觸電、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高處墜落、中毒和窒息、坍塌傷人、傳染病等。應急預案的內容包括機構與職責、聯絡方式(關鍵人員和救援機構)、現場危險品的類型、對緊急情況或事故類型和規模的預測、應急物質準備、疏散方式和集合地點、與醫院的事先聯絡及事后的運送、具體的最適當的應急步驟及搶救措施、信息的傳遞、周邊設施(如工廠、道路、鐵路等)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和事故、鄰近單位相互支援的可能性等。
7、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職業健康檢查制度等。
二、危險源辨識和評價
項目部成立時,由公司主管科室和項目部一起根據項目部的活動、產品和服務對公司原有的危險源清單進行確認,找出項目部存在的公司清單中的危險源。對于項目部新增加的活動、產品和服務,應補充識別危險源,并形成項目部的危險源清單。按照公司規定的評價方法,由公司主管科室和項目部一起對危險源進行評價,評價出項目部的重大危險源(不可容許風險),并加以控制和管理根據GB/T 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危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規定,可能導致生產過程中危險和有害因素的性質進行分類,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共分為四大類,分別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此種分類方法所列的危險、危害因素具體、詳細、科學合理,危險源辨識和分析可按此方法進行。
危險源辨識應考慮: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人員和訪問者)活動;工作場所的設施。
描述危險源時,應包括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如木工房電線老化、食堂明火上方拉設電線、宿舍私接電爐及電飯鍋、車輛剎車失靈、攪拌機的電線掛在塔吊的鐵架上、樓梯邊無防護欄、預留洞口無防護等。在危險源清單中,應將危險源的時態、狀態及可能導致的事故或疾病一并描述。
三、建立目標指標管理方案
目標指標、管理方案的建立,應視項目部評價出的重大危險源(不可容許風險)而定,但并不是所有的重大危險源(不可容許風險)均建立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一般管理方案的制定,應考慮需要投資建立或改造的相關安全設施和防護措施(例見下表)。
項目部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及管理方案
重大危險源及可能發生的事故 |
目標 |
管理方案及措施 |
責任 部門 |
檢查 部門 |
洞口或臨邊防不當導致物體高處墜落法和措施 工程部
|
100% 實現洞口或臨邊正確防護
|
1、 防護洞口或臨邊項的調查,確定正確防護方 2、購買實施洞口或臨邊防護的所需物資 3、安裝洞口或臨邊防護裝置 4、驗收 5、建立健全作業指導書 6、對人員進行培訓 7、定期檢查、維護 |
項目部 材料部 項目部 安保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
安保部 |
安全帶過期使用導致作業人員高空墜
絕緣手套老化導致觸電事故 |
100% 配備安全、可靠、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 |
1、確定需發放個人防護用品的崗位、數量,并 對所有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檢查,找出不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的數量、種類 2、購買需發放、補充和需替換的個人防護用品 3、發放 4、完善操作規程 5、對人員進行培訓 6、定期檢查、維護 |
項目部
材料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
安保部 |
電線老化或用電設置不合理導致觸電 |
電線老化或用電設置不合理導致的觸電事故為0 |
1、電線老化或用電設置不合理項調查。確定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2、購買所需電線和設施 3、更換或安裝電線和設施 4、驗收 5、建立健全作業指導書 6、對人員進行培訓 7、定期檢查、維護 |
項目部
材料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
安保部 |
機械設備防護裝置不到位導致機械傷害 |
機械設備防護裝置不到位導致的機械傷害為0 |
1.機械設備防護裝置調查,確定改進的方法和 措施 2.購買所需防護裝置 3.更換或安裝防護裝置 4.驗收 5.建立健全作業指導書 6.對人員進行培訓 7.定期檢查、維護 |
項目部
材料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項目部 |
安保部 |
四、落實崗位職責,形成文件。
對各崗位員工實施分層次培訓,進行三級教育(公司級、項目級、班組級)。需要取得上崗證的工種應經培訓合格并考取相應證件方可上崗,其余員工應進行內部培訓。培訓內容一般包括: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應急預案、本崗位具有的危險源及相關控制要求、公司方針、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知識等。應做好培訓記錄,包括培訓教育計劃、簽到表、記錄、考核結果、有效性評價等。
五、建立健全安全設施驗收制度
驗收制度包括設備進場/出場時的安全驗收、土方施工時基坑支護和臨邊防護的驗收、臨時用電的驗收(分為基礎、主體、裝修三個階段的驗收)、腳手架的驗收(應符合JGJ130-2011規范要求)、“四口”“五臨邊”防護的驗收、安全防護網的驗收(每層跟進驗收)、模板安裝驗收(每層)、塔吊驗收及安檢證、消防器材合格證等。
六、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專項施工方案包括專項臨時用電施工方案、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土方施工時基坑支護及臨邊防護專項方案、模板安裝施工的專項方案、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等。
七、按照制度進行各項活動,保存實施記錄
記錄一般包括:項目部的危險源及重大危險源(不可容許風險)清單、法律法規清單、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及相關實施記錄、培訓證書及記錄、信息交流記錄、文件管理記錄、各種管網維護維修記錄、設備設施維修保養記錄、危險化學品出入庫及使用記錄、與重要相關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有關的供方與承包方信息、技術交底記錄、各種驗收記錄、勞動防護用品的驗收合格及發放記錄、預案的演練及評價記錄、體檢及保險的相關證據、各種安檢合格證書、各項監測及檢查記錄、檢測設備的校準及維護記錄、投訴及處理記錄、法律法規遵循情況的評價記錄、事故事件報告及處理記錄、對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采取的糾正與預防措施記錄、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等。
八、文件的管理
項目部應建立受控文件清單,包括公司下發的文件、自行編制的文件及外來文件。文件的編號、編制、審核、批準、更改、收回、處理、保存及有效標識應按照公司編制的文件管理程序進行。
九、記錄的管理
項目部應建立記錄清單,保存好記錄表單,記錄的更改、標識、應具有可追溯性。記錄應分類保存,便于查閱,并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保存。
十、工作計劃
在做好以上各項工作的同時,項目部也同時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工作計劃,并嚴格按照此計劃展開工作。主要內容包括:
1、進一步做好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操作規程和集團公司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宣傳、學習和貫徹,重點抓好執行力和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增強作業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員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確保人員、設備、施工的安全,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2、;超前防范,預防為主,進一步抓好安全教育培訓:
組織開展好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確保項目部全體職工及外協隊伍職工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培訓100%;督促落實好外協隊伍級班前五分鐘安全教育活動,定期檢查,長期堅持,不留死角
3、監督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分級負責的原則,各部門領導帶頭,嚴以律已,帶動班組長,抓好職工隊級、班組級教育培訓工作;
4、積極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年活動、安全生產心中有數活動、組織其他安全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演講活動);給各隊提供教育資料(影視光盤、書籍等);
5、加強對各隊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
6、堅持分級管理,多層監控原則,認真開展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季節性檢查、專業檢查和綜合檢查。
6.1日常檢查由項目部專(兼)職安全人員負責,每天對所管轄施工區域和施工人員進行巡回檢查,糾正違章,排查事故隱患,檢查安全設施的完善、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及各類安全規章制度及規程的執行,日常檢查應按規定填寫日常檢查日志,對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做好相關記錄。
6.2季節性、專項檢查和專業檢查由項目經理部組織開展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季節性檢查主要包括冬季“三防”、夏季防暑降溫、防汛、及雨季檢查等;專項檢查主要包括懸挑架、起重機械、揚塵治理等而進行的特殊檢查;專業檢查主要包括設備、用電、危險化學品、防火、起重作業等而進行的單項集中檢查;季節性檢查、專項檢查及專業檢查宜事先編制安全檢查表或制定檢查計劃,檢查結束后應編寫檢查報告。
6.3綜合檢查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所進行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全面大檢查。每月應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檢查,綜合檢查應形成書面文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下發安全檢查通報,明確整改期限,并督促整改落實。
7、安全檢查中發現隱患的整改落實
7.1安全檢查中發現違章行為應立即糾正,對一般問題和隱患應當時整改。
7.2全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或評價為不合格或停工整頓的,應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部位和內容;整改措施建議;整改日期;經費來源;整改責任人和驗收人員。
8、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境管理
8.1抓好正確佩戴使用安全帽、安全繩帶、安全網等防護用品(用具)和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8.2重點糾正作業人員習慣性違章、非持證上崗和違章違紀現象;
8.3落實現場材料的定置化管理,在各生產作業場所按規范設置警示標志、標牌等,各場面材料要歸類擺放整潔有序、廢材料及時清理運走,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十一、考核與獎懲
項目部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行為,是一個不斷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過程,這就要求對此過程的每一個單體做出的成績進行綜合性的考核與評價。
1、績效考核機制。項目部以職責和相應的工作目標及標準為基礎,建立公開、客觀、公正的考核制度,量化考核結果,評價工作績效,引導和建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項目管理的凝聚力,提高各項管理工作績效,提高經濟效益。
2、風險和應急管理機制。項目部定期調查、分析和評價質量、環保、職業健康安全、進度、成本、資金管理等工作的風險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或控制措施。
3、內部監控機制。項目部定期組織內審,對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并提出防止再發生的改進措施。定期召開管理評審會議,對項目部的管理狀況進行全面和系統的評價,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提出改進措施。
4、考評獎罰機制。項目部成立貫標工作考核領導小組,緊密結合項目管理綜合檢查及質量信譽評價工作,每月組織一次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對內業資料規范、現場管理績效突出的部門、工區、班組或個人實施獎勵,對責任不落實、監控不到位、資料不規范、現場隱患突出、嚴重違規違章的部門、工區、班組及個人實施處罰。全面落實終端責任與績效考評聯鎖機制,實現貫標與管理的有機統一。(作者:田合鵬華住宅小區二期工程安全員 陳正林)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