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吊車請注意請注意,起吊......”隨著一聲令下,最后一臺風機葉輪緩緩升起。
......
“完成了,終于完成了!”
隨著最后一臺風機葉輪準確地與機艙吊裝對接成功,主吊車下落聲響起,現場所有職工為之歡呼。
10月3日,水電十一局六分局泌陽黃山口風電項目10臺風機全部吊裝完成,為實現并網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經寒徹骨 哪得梅花香
泌陽黃山口15兆瓦風電場工程地處駐馬店市泌陽縣北約34千米,位于黃山口鄉一帶山脊,海拔高度約在350米~740米之間。施工內容包括15兆瓦風電場道路、平臺、風機(箱變)基礎及基礎內接地、塔筒、箱變及風力發電機組安裝、低壓側電纜鋪設、35千伏場內集電線路工程的土建與安裝等。
挑兵點將,迅速組織人員進場。
因為風電的施工地點基本上就決定了項目部只能選在靠近山腳的村莊。簡易的兩層樓房,辦公、生活都在一起,對于住慣了簡易房,這樣的待遇用他們的話說,“已經是極好了。”
雖然六分局經歷了王子山風電施工,但是他們的身上更多的標簽還是砂石拌和,如何干好泌陽風電,如何去掉他們身上“無經驗、無技術、無專業人員”的“三無”標簽?
“不管是幾無,這只能說明的是我們的過去,不能說明我們的現在和未來。”進點伊始項目部上下人員,不管白天測量奔跑了幾個山頭,晚上都會靜下心來積極查閱相關建設資料,認真學習風電施工相關知識,從最基本的土建施工到風機的安裝吊裝,以確保風電場施工科學決策,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主動到周邊風電場學習考察,并邀請有風電工程建設經驗的技術人員來項目部指導工作,“從無到有”,埋下希望的種子,收獲在明天。
要進山,先修路,很多風力資源十分豐富的山地,往往沒有道路,要開發利用這些風力資源,就必須修建風場道路。泌陽項目就是如此。由于風場建設中風機設備運輸的特殊性,為保證設備運輸安全和工程的經濟可行性,道路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風場建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風場道路是否滿足風機設備運輸條件。
山,全部由巖石構成,堅硬陡峭,除了只能容一個人上山的小道之外,再無其他。沿小道開山修路,巖石堅硬,半米開外是一條溝壑,只能采用以挖掘機為主,人工為輔的施工方法,自卸汽車運輸。開采、運輸、回填、夯壓,從山腳起一點一點的修建起來。10米、20米、30米......路越修越長,山越高越陡,溝壑也越深,只能容得下單機作業,不便于平行施工,項目部根據現場地形條件,開辟新道路為第二作業面施工打下基礎,保證了首臺風機并網。
阻工,是他們緊接下來就面臨的棘手問題,剛修建好的進場道路,被挖斷,施工過程中時常有當地農民前來糾纏、漫天索要賠償,嚴重阻礙了施工進度。項目部一方面依托業主和地方政府,積極溝通協調,保證工程進展不受阻攔,確保施工如期完成。另一方面,在有限范圍內進行合理規劃,交叉進行施工,為施工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既要人夸顏色好,也留清氣滿乾坤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測量,工程的先鋒軍,穿梭林間山頭,扛著笨重的儀器,做著最精準的工作。根據設計要求,測量基礎環水平度不能超過2毫米,風機的塔筒高80米,80米與2 毫米差距較大,但就是這2毫米,如控制不好直接影響風機后期運行的安全,甚至有可能側傾倒塌。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何控制好,把測量工作做到精細精準,項目部編制測量作業指導書,加大現場測量密度,年輕的測量員每天早早起來,就要背上儀器,帶上測量數據簿出門,翻山越嶺,日復一日。測量簿上的一個個測量數據,記錄了他們工作的艱辛和勞動的果實。測量的數據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校核改正、復測,然后再次校核、改正、復測,直到聯測后獲得的數據誤差值符合規定后才會停止。同時,項目部進一步控制安裝精度,做好技術交底與人員培訓。
質量與安全,工程的基石。無關乎工程的大小,都是重中之重。泌陽項目嚴把技術質量關,根據進度計劃安排,合理組織機械人員,強化責任意識,對易出現質量問題的控制點嚴格把控,做好現場施工人員的技術交底,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采取三級檢驗制,即項目部、監理、業主分別對施工進行驗收,嚴格對已完工項嚴格把關,對不合格內容及時整改,避免存在質量隱患。
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風機基礎混凝土澆筑時間及溫度要求嚴格,單臺風機基礎混凝土澆筑時間必須在12小時內,且澆筑時內外溫差應小于25攝氏度。時間緊任務急,項目部與混凝土供應商積極協商,加派罐車,以確保混凝土方量供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混凝土澆筑。遇到氣溫稍高,混凝土的澆筑基本都在夜間進行,白天進行基本的鋼筋綁扎,道路場地的清理修復,氣溫稍低時進行澆筑,長達12個小時的澆筑過程,對整個項目部都是一個考驗,遇上風機基礎澆筑基本上都是全員輪流上陣,安全人員負責車輛道路引導,確保安全澆筑,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盯倉,澆筑完収倉已經是凌晨一兩點,他們滿身斑駁的混凝土點滴,拖著灌了鉛似的腿,回到項目部連洗漱都懶的動,直接倒床就睡,用他們的話說,“能多睡一分鐘是一分鐘”。
設備運輸,塔筒最長的有28米,最短的也有21米,運輸物件的特殊,這就需要大型平板車進行運輸,車大,路陡,裝載機要隨時待命。
“迅速組織項目部其他人員到2#路進行救援”,晚上九點綜合辦公室小李接到了項目經理指示電話。
“糟了,肯定是今天運輸塔筒的車出現問題了。”小李心里嘀咕著,同時趕緊喊著項目部的其他人員,除過一直在現場指導運輸的人員外,項目部就剩四個人,其中兩個還是女的。險情,就是命令,沒有猶豫,所有人迅速向目的地奔去。
原來在運輸過程中,大平板車因道路及天氣等原因的影響陷到一處地勢較低出,前兩天下過雨,車輪打滑出不來了,前面裝載機正在牽拉平板車,可平板車上拉著重物,就見車輪處泥塊四濺,車卻紋絲不動。
平板車停滯的位置在2#路的半坡處,因停至半坡中存在安全風險較大,夜晚的半山腰原有的靜謐也因為車輛發動聲所打破。好巧不巧,陰沉了兩天的天氣,此刻下起雨來。救援刻不容緩。
項目領導緊急安排著,裝載機繼續牽拉,安全員負責車輛道路指導,技術員領著其他科室人員對車輪附近進行平復,其他人員及時對運輸車周邊進行排水處理,大家拿起工具說干就干。車輪前后被填成較小的坡度,用鐵鍬拍壓牢固。牽拉、開車、打滑、泥點飛濺,車輪經過幾次掙扎又陷進去了。泥土本身就松軟,再加上下雨,車子沒有駛出來,且越陷越深。
“不行,找點硬東西,找石頭沙子,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平板車周圍的積水也越來越多,排水,大家拿著鐵秋,臨時找來的小桶,甚至來安全帽都用上了。沙子石子找來了,迅速填埋在車輛四處,指揮著車輛再次啟動運行。終于,在眾人共同的努力下,車子平穩的行駛出來,小李掏出手機,已經是凌晨一點半了。
在風機吊裝施工過程中,針對平臺機位特定地質條件項目部制定了詳細施工計劃、切實可行施工方案,采取多點推進、重點突破的辦法,以點帶面促工程項目整體推進并收到良好效果。制定吊裝安全措施,對現場人員進行安全操作交底,同時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行為監控,吊裝前進行四方驗收,在滿足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下步工作。
風電吊裝作業對風速及天氣要求比較嚴格,可是風場選址都是風速較大的位置且是山頂,這就讓風電吊裝增加了不少難度。為了準確掌握天氣風速,該項目部安排專人每天詳細記錄天氣與風速情況,還詢問村民和查閱相關歷史氣象資料,了解天氣狀況,掌握每天的風速變化情況。通過積累大量數據,合理調整安排吊裝計劃,充分利用天氣和風速低的時間進行吊裝作業。
從人員組織、現場管理以及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泌陽項目都認真對待,把在施工過程中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困難和問題羅列出來,每天召開生產例會,對問題及困難作了深入仔細的分析研究,甚至于每個微小的細節也要當成是一件大事來做來抓,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雪梅一枝傲霜開,滿園芬芳迎春來
在加快泌陽風電工程建設步伐的同時,六分局主動出擊,以泌陽風電為基點,為后續工程的開工建設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從北票王子山風電場工程到株洲龍亭龍鳳風電場工程、駐馬店泌陽黃山口15兆瓦風電場工程、山西浮山四十里嶺B部分風電場工程、山西古縣南垣風電場工程、山西原平風電場2標段工程、貴州錦屏風電項目場外道路改造工程、云南楚雄老尖山風電場(48兆瓦)項目建筑及安裝主體工程、遼寧北票西山風電、三門峽陜縣東村風電等,六分局中標及在建的風電項目不斷增多;從最初的建設風電工程的基礎設施到現在風電工程的整體安裝,從部分單元工程到全部承擔施工任務。六分局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來,每一次的跨越都是新的起點,新的里程,新的飛躍。
六分局在追風逐電的兩年多時間里,不斷的奮進著、努力著。通過不斷的艱辛拼搏,經驗的不斷積累,良好信譽的不斷樹立。六分局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把市場做大把工程做到精品,其發展道路會越走越寬,在新能源領域中,新的天地也會更開闊。
錯落在泌陽山頭的風車,隨風起舞的風葉,像似宣言,又像似騰飛的雄鷹......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