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秦淮新河的南岸向西眺望,三座形態各異的宏偉大橋映入眼簾:蜚聲中外的南京長江大橋的姊妹橋-----南京長江三橋、線型優美別致的高速客專鐵 路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以及剛剛建成通車的南京大勝關大橋,三座大橋交相輝映,將六朝古都南京,這座在每個國人心中有著特殊情懷的城市裝點得 現代而時尚。
大勝關大橋是一座跨越秦淮新河的景觀橋,總長1.48公里,其中主橋長1080米,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造價2.98億元。它的建成通車,將原來從河岸這 邊繞行最快也要30分鐘,變成如今只需“一腳油門”就可到達,不僅加快兩岸的經濟發展,更讓南京市民真正感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快捷。
“‘進度、質量、安全’一個都不能少”
身為中交一公局三公司首屆“十大品牌員工”的年輕項目經理付欣首次擔當大橋建設的“當家人”,面對主橋采用全漂浮體系和主梁采用前支點掛籃懸臂澆注工藝等,這些在三 公司乃至全局都是首次應用的新難題,他深感責任重大,帶領項目班子成員殫精竭慮、盡心盡責,秉承品牌員工建造品牌工程的信念,將“品牌”進行到底。
“進度、質量、安全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容忽略”是他每次開會必然強調的重中之重,也是平時交待工作的“口頭禪”。從2013年年底開工起,一場“和時間爭進度、向質量要品牌、在人心樹安全”的戰斗悄然拉開序幕。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以付欣為首的項目班子也充分認識到做好前期策劃的重要性,在每 個重要施工節點開工前,沒有充分做好方案策劃絕不盲目開工,為此,項目反復設計、大膽探索大橋各施工環節的多種預案,針對主橋施工中復雜的地質情況,及時 大膽地選用大扭力旋挖鉆機鉆挖深樁基礎一舉成功,不僅打破了巖層樁基施工使用的傳統工藝,更大大加快了施工進程。根據邊跨地形條件,技術人員反復研討,決 定在斜拉橋混凝土主梁施工中,采用“中跨掛籃、邊跨落地支架”的聯合施工法,減少了關鍵工序和質量控制難點,降低了高空作業風險,縮短了施工時間。同時, 項目以技術為先導,加強對安全和質量的管控,項目部成立了農民工業余學校,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除常規做法外,改造和完善了現場網絡監控及辦公網絡系 統。該系統包括連動報警和實時監控,手機安裝客戶端也可以通過3G信號觀看工地現場實時情況,不論何時何地,工地盡在掌握。項目還大力開展質量文化主題活 動,定期組織施工工藝學習培訓和精神文化宣傳。質量管理小組七天一小檢、月度一大檢。除各項管理制度之外,還對圖紙審核、技術交底、質量驗收、跟班作業及 技術資料管理五個方面做了詳細規定。
經過項目參建人員的不懈努力,2014年7月18日主橋順利合龍,獲得了南京市質監站的高度評價,8月16日青奧會盛大舉行,南京市內一片歡騰。
由質疑到贏得掌聲
在項目部駐地樓梯拐角處的墻面上,一幅“創省級文明工地,為古城金陵添彩”的標語,顯示著項目人員的干勁和心氣,是什么激發出項目這股不服輸氣勢,還得從頭說起。
這座大橋是南京市政最大的橋梁,而且為青奧會配套工程,青奧會熱力管道隨橋鋪設,要求在青奧會前完成大橋的主體結構,工期壓力巨大,所以備受各級政府重視 和關注。但當初業主屬意的施工單位并不是我們,通過努力,三公司最終以相對較低的標價承接了該工程,但因為沒有與三公司合作過,并且項目領導班子除了付欣 外,其他人都沒有橋梁施工經驗,業主對項目表現出了一定的質疑和不放心。開工初期,南京市政府、住建委的各級領導頻繁開會和到項目現場查看、督導,隨著施 工進度的快速提升和建設中處處為業主著想的雙贏經營理念,逐漸打消了業主的疑慮并贏得了業主的信任。
單根87米大孔徑樁基以2天成孔、灌注,總計60天時間完成全部樁基,且經檢測均無缺陷的結果,讓參建過類似地質情況樁基施工的業主大為贊嘆,因為此地其 他橋梁施工,用傳統方法完成樁基都用時半年左右;主橋大體積承臺以超快進度45天時間順利完成,成功規避了因汛期延誤工期的風險,以及涉水施工的安全隱 患,讓業主一直懸而未決的心落了地;塔身、主梁工序銜接緊密,斜拉橋上部結構僅用時290天,為南京青奧會熱力管線順利過河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南京市政 府多方表彰。
2014年11月15日,大橋順利建成通車,為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市民上交了一份完美答卷,項目也順利榮獲“江蘇省建筑施工標準化文明示范工地”和江蘇省 “工人先鋒號”等榮譽,實現了當初項目的創優目標,同時還作為樣板單位,迎接了南京市政行業協會組織的在建施工單位的參觀學習,受到同行的肯定和稱贊。
一系列的轉變和扎扎實實的工作讓質疑消散,掌聲響起,而三公司也憑借該項目順利再中新標-----“南京市中興路北延跨秦淮新河大橋工程”,與大勝關大橋 比鄰而建,進一步優化南京河西新城及該地區路網結構,提升河西南部魚嘴地區及軟件谷整體城市形象和開發區區域優勢。
又一部“致力企業發展,鑄造品牌精品”的奮斗篇章掀開了……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