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科技研究開發重點課題“鐵路線橋隧工程建造技術深化研究——鐵路橋梁靜載試驗自動控制裝置研制”現場試驗在中國水電八局石濟鐵路項目部辛集制梁場成功進行。
來自國家鐵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部標準所橋梁主管孫金更,鐵科院華橫公司總經理姜會增、總工程師周用貴,鐵科院研究員李家林,鐵科院鐵建所副研究員王樂然,北京恒訊潤德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溯,北京恒力鐵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曹貴偉,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高級工程師閆福軍,中國水電八局總經理助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秦寶和等20余位知名資深專家齊聚河北辛集,共同參與和見證了此次現場試驗的順利完成。
在為期8天夜以繼日的現場試驗中,全自動機械千斤頂系統、振弦應變儀、光柵數顯測試儀、BIM數據上傳以及遠程實時監控、爬壁機器人等高科技、新技術匯聚一堂,為石鐵路項目部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 本次現場試驗,專家組針對裝置系統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深入剖析并進行了現場改進。通過現場數次聯合調試,已實現對橋梁靜載試驗自動控制裝置的精準操作。9 月28日,橋梁靜載試驗自動控制裝置成功完成自動加載、自動控制、自動觀測、遠程自動監控、BIM數據自動實時上傳,標志著橋梁靜載試驗自動化系統進入一個全新階段,正式步入信息化、數據化時代。
此次現場試驗實現了以下幾個重大突破: 一、實現了由傳統液壓千斤頂向電控機械千斤頂自動化加載的轉變,使保壓效果和精準度得到較大提升,實現了平衡加載,穩定保壓的重大突破。 二、采用振弦應變儀判斷梁體的結構彈性狀態,實現了抗裂監測數據的自動快速采集,為梁體靜載彎曲抗裂判定提供可靠依據。 三、應用BIM信息技術,實現了遠程監控與數據實時上傳自動化、信息化控制,為中國鐵路建設信息化進程邁進重要一步。 四、嘗試探索全國首例爬壁式機器人裂紋觀測技術,為混凝土質量信息化自動控制打開了全新局面。
“鐵路橋梁靜載試驗自動控制裝置”自2010年開始設計研制,2011年~2014年先后在中鐵系統內7個制梁場進行現場試驗。鑒于公司石濟鐵路項目部辛集制梁場在生產許可證國家認證中優異的表現、扎實的技術功底及業內的良好口碑,在公司領導的努力下,鐵科院將該課題由中鐵系統轉移到水電八局石濟鐵路項目部辛集制梁場。 該課題于2015年9月正式上報獲批,被列為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水電八局也成為2家正式參與單位中唯一一家路外企業。截至目前,石濟鐵路項目部累計承辦現場試驗數十次,通過各方專家、領導的現場考察及實踐檢驗,課題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重點科研課題橋梁靜載試驗自動控制裝置合作方之一的水電八局石濟鐵路項目部,自成立以來秉著“做深、做細、做透”的原則,嚴格執行公司 “打造亮點、塑造品牌,開拓市場”的戰略方針,在提升管理的同時,努力創效樹譽。截至目前,項目部代表水電八局,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項;已申報國家專利7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獲證4項,發明專利1項已進入應用階段,實用新型專利2項進入申報階段;獲省級優秀質量管理QC小組榮譽2項;已上報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14項,局級科研課題2項。
石濟鐵路項目部技術經濟科技創新成果突出,碩果累累,在業主、監理以及各界專家評價中已取得諸多好評,為水電八局贏得了良好口碑和美譽度,提升了梁場科技素質。但石濟鐵路項目部不驕不躁,順勢勇為,持續砥礪前行。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為提升公司的社會效益,擴大市場占有率,廣業建設圍繞“家庭+學校+軍隊”的核心文化和“人本、誠信、卓越、共贏”的核心價值觀,確立了“品牌建設”的戰略發展定位,一切工作以項目管理為切入點,打造推廣“廣業建設”品牌,以卓越品牌贏得市場。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