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從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獲悉,一公司聯合集團公司、中國地質大學完成的“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綜合施工技術研究”科技成果獲專家組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該評價達到了國內外成果鑒定的最高級別,標志著我國復雜條件下長距離、大直徑曲線頂管管幕綜合施工技術應用躋身世界領先地位。
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是珠海連接線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施工中不僅要面對地下土層軟弱、高含水量、高壓縮性、低承載力等復雜地質條件,還必須保證高峰期達32萬人的全國第一大通關口岸——拱北口岸不受影響。特別是該工程涉及到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口岸暗挖段及陸域明挖段等不同結構形式和施工工法,其中口岸段采用255米“曲線管幕+凍結法”施工,幕群外緣最近處距離澳門聯檢大樓樁基僅為1.5米,距離拱北口岸出入境長廊基樁最近距離為0.5米,與傳統的門形、半圓形等斷面的管幕工程相比,科技含量更高,施工風險更大。 為攻克施工難題,公司聯合集團公司與科研院校成立了科技攻關組,研發了曲線管幕鋼管節F型接頭、鷹嘴型橡膠密封圈、管節精加工等工藝,確保高水壓條件下頂管始發、接收正常;運用曲線直頂、UNS+人工復核、三線控制法的精度控制技術和障礙物處理套管頂進技術,使長距離曲線頂管精度始終可控;解決了長距離大直徑曲線管幕障礙物處理等諸多技術難題,并通過研究管幕頂管施工地層變形規律及控制技術,提出了群管頂進過程中地層變形控制理論等多項成果。研發過程中,共完成專利23項,其中3項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19項,發表論文16篇,完成工法2項,1項獲天津市工法。該項成果在拱北隧道工程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為國內類似復雜條件下長距離、大直徑曲線頂管管幕施工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操經驗。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當前,正值傳統電力工程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推進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調結構、轉方式、強管理、增效益和塑品牌成為引領電力工程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詞,也是促進電力建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