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中央力推PPP以來,我國PPP領域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毋庸諱言,也存在一些不規范做法,導致近幾個月來中央連續出臺了幾個文件規范PPP。
其實,這些文件不是剎車PPP,而是規范PPP,回歸PPP初心(如減少政府負債、提高實施效率、改革管理制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等),有利于PPP行穩致遠。因為PPP是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等公共項目交付模式的國際趨勢,全球實踐證明,如果PPP實施規范,能夠實現各方“共贏”,被視為是公共項目最好的交付模式之一。但也要了解,PPP只是公共項目的交付模式之一,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不是萬能鑰匙,既不能泛化,也不能缺少規范運作。
PPP項目涉及面廣,期限長,不確定性大,合同結構復雜,交易成本高,需要復合型人才。在政府、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等各方目前PPP經驗欠缺和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迫切需要真正懂PPP的咨詢(含律師等)提供專業性咨詢服務,并堅持職業道德,才能規范運作PPP,體現咨詢價值和實現PPP的優點。
除了中央部委的規范行動,PPP業界也積極響應,這從2017年與知識管理和能力建設相關的兩件大事中可窺見一斑:一是在2017年9月28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PPP論壇上,由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聯合58家高校發起成立了中國高校PPP論壇(聯盟),目前成員數已達63家高校,涵蓋了中國幾乎所有教研PPP的高校和教師。秘書處還舉辦了中國PPP高校論壇第一次師資研討班,對我國高校PPP相關的教研和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有利于我國PPP的理論研究、實踐經驗提煉和人才培養;二是2017年10月,由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聯合180多家PPP咨詢機構發起成立了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聯盟),并于2017年12月22日召開了第一屆第一次理事單位會議,選舉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任理事長單位兼秘書處,15家咨詢機構任副理事長單位,64家任理事單位,將開展相關研討交流等活動,有利于我國PPP咨詢市場的規范發展,進而打造我國PPP頂級咨詢機構,促進我國PPP咨詢水平的提高和PPP事業的規范發展。
讓我們期望PPP更規范的2018年。(王守清 作者系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