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在財政部的指導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財政廳積極發揮財政部門牽頭作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積極完善制度體系,強化宣傳推廣,持續優化財政政策支持,加強PPP財政管理,推動我省PPP改革工作規范、有序開展。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7年的主要工作
(一)積極完善制度體系
省財政制定和轉發了有關推廣運用PPP模式的一系列制度文件,鼓勵各行業采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出臺《浙江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施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PPP運作程序,促進項目規范組織實施。積極配合中央對PPP開展情況的調研,為PPP立法工作獻計獻策。
(二)加強宣傳、培訓工作
全省各級財政部門通過網站、微信群、QQ群等載體,積極宣傳PPP模式內涵,營造PPP工作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業務培訓,5月份組織了全省范圍的以PPP規范發展為主題的專題培訓會,同時為貫徹落實財政部規范PPP發展工作會精神,在9月份召開了全省財政系統PPP規范發展工作會議,對下一步工作作出研究部署,明確要求按照財政部系列規定保障PPP項目規范實施。
(三)構建財政政策支持體系
一是繼續實行財政綜合獎補政策,2017年下達綜合獎補資金1億元,并爭取了財政部以獎代補資金7100萬元。二是加快省基礎設施投資(含PPP)基金運作,已與7個市縣合作設立子基金,總規模65億元,截至9月末,子基金已完成投資27.73億元。與6個市縣積極洽談合作設立第二批子基金。三是不斷完善PPP咨詢機構庫和專家庫,增補了部分咨詢機構庫、專家庫,同時加強兩庫的監管,實行動態管理。
(四)穩步推進項目實施
認真識別、篩選PPP項目,建立健全PPP項目庫。截至2017年10月底,我省錄入信息平臺項目共354個,總投資5858億元,涵蓋交通、市政、文化、體育、旅游、片區開發、教育、科技、醫療衛生、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基礎設施、能源、生態環保等領域。積極申報財政部示范項目,篩選出31個項目申報財政部示范項目,同時推出53個項目為我省第四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推薦項目。加強部門協調溝通,及時梳理解決難點問題,對推薦項目、示范項目、PPP基金投資等方面協同配合,推進工作順利開展。加強對財政部示范項目、省推薦項目的跟蹤指導,對PPP項目識別、準備、采購、執行等各階段,對入庫、評選、信息公開等各環節進行監督管理。
(五)不斷提升財政監管力度
各級財政部門認真履行財政職責,根據項目實施方案扎實做好PPP項目物有所值論證,從源頭上保證PPP項目物有所值。統籌本級全部已實施和擬實施項目各年度支出責任,組織開展財政承受論證,確保財政可承受。加強采購監督管理,確保采購信息公開發布、競爭公開透明,擴大社會資本的參與面,讓PPP項目采購“在陽光下運行”。加強合同預算管理,將合同中符合預算管理要求的財政資金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將跨年度財政支出責任納入中期財政規劃,為合同履約做好保障。加強對PPP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和監督管理,切實保障項目運行質量。
二、我省PPP工作成效
(一)落地率穩步提升
在各方努力下,截至2017年10月底我省已落地PPP項目112個,總投資1762.32億元,剔除相關因素后落地率為49.12%;納入國家示范的22個項目,已落地19個,落地率達到86.4%。PPP模式在我省的推廣運用,在提升公共服務、減輕政府壓力、提升民營企業發展動力等方面表現突出。
(二)政府支出壓力有所減輕
我省落地的112個項目中,使用者付費及可行性缺口補助項目數占65.18%,政府資本金出資不到100億元,利用社會資金超過1600多億元,有效減輕了政府當期支出責任及支出壓力。通過比較PPP值(全生命周期政府方凈成本現值)和PSC值(公共部門比較值),所有PPP項目均實現比傳統模式更節約成本。彌補了項目建設資金需求與地方政府資金供給能力之間的缺口,可以有效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
(三)民營資本參與明顯提高
經統計,我省已落地簽約的112個PPP項目中,投資主體為民營企業數量及項目總投資占比分別為62.5%、63.3%,明顯高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標比例。PPP模式的推廣運用打破了企業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為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民營資金的投資熱情不斷激發。我省在PPP項目質量、工作能力、做法得到社會資本的普遍認可。
三、2018年工作思路
我省PPP改革推進以來,PPP工作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由于PPP改革還處于探索階段,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如思想觀念轉變不到位、區域間發展不平衡、部分項目實施不規范等。為進一步推進我省的PPP工作規范持續的發展,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宣傳,提高能力
一是加強宣傳,提升宣傳效果。重點通過多種載體、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對黨政領導、行業管理部門有關PPP理念的宣傳,特別是針對PPP開展較慢的地區,促進他們充分認識PPP模式的本質內涵,尊重PPP模式的客觀規律,盡快適應政府職能和履職方式的轉變。二是著力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能力建設和隊伍建設,繼續做好全省PPP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通過學習PPP模式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以及流程和政策制度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同時進一步優化培訓內容,開展一些更偏向于實操、針對性更強的培訓。三是加強中介管理,完善省級PPP咨詢服務機構庫、PPP專家庫,完善相關的雙庫管理,提高咨詢機構、專家的規范意識,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二)強化財政監管、規范實施項目
進一步強化財政對PPP的監管,推進PPP工作規范發展。一是加強項目篩選。做到認真調研、深入論證、嚴格篩選,對不符合PPP范圍項目要堅決制止,優先支持中央強制要求、有經營性現金流、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項目采用PPP模式。二是扎實開展兩個評價論證。做實物有所值評價,做到真正物有所值,做精財政承受能力,守好政府支出責任紅線。三是切實做到規范實施,要按照激勵相容原則科學合理地進行風險分配、設計合同條款,確保風險共擔,切實加強績效考核,科學合理設置績效指標,做到設置嚴謹、考核到位,使運營績效評價與政府付費緊密掛鉤。四是加強政府采購的管理。加強對PPP項目采購活動的支持服務和監督管理,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等相關規定執行采購程序。
(三)繼續完善財政政策支持體系
繼續執行支持PPP的政策措施,對地方規范開展PPP模式給予資金支持。積極爭取中央建設項目轉移支付資金、中國政企合作基金的支持。用好省基礎設施投資(含PPP)基金,與市縣政府合作設立子基金,促進項目落地,積極爭取延長基金合作期限,讓利地方政府。對于推動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垃圾發電、綠色交通、節能環保等領域PPP項目建設,在政策推薦、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各金融機構應優化服務,開發適合PPP的產品,為PPP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四)加強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
認真貫徹落實財政財辦金﹝2017﹞92號文精神,加強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審核,必要時借助第三方力量。根據要求對全省已入庫項目開展一次集中清理,主要清理一些條件不符合、操作不規范、信息不完善的項目。強化PPP項目信息公開工作,要求各地隨著項目進程及時更新信息,按要求做到信息公開。加強項目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對入庫項目信息資料保密性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及時整改,要建立常態化平臺信息保密機制,加強賬號管理,切實防范泄密事件發生。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