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做事的風格和習慣。
既然是做事的風格和習慣,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危機公關也不例外。優秀的企業文化在危機公關中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將“信·和”主流文化應用與危機公關就有這樣的效果。
“以信為本”的要義是“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心,一是信用。
處理危機,信心至關重要。因為害怕、擔心,一味躲避,導致錯失處理危機事件的黃金時間,危機事件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教訓深刻。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當危機來臨時,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度。只有充滿戰勝危機的信心,才能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堅信不管多大的危機,都能夠找到解決之道,化危為機。同時又能在戰術上藐視“敵人”,有條不紊地開展危機公關,把損失和影響減少到最小的程度。
信用是危機處理之本。危機事件發生后,政府和公眾希望了解事實真相。如果不能及時提供事實真相,公眾就會無端猜測,輿論就會進行炒作。事實的真相總是令人難堪,這也是很多企業不愿意面對事實真相,不愿意將事實真相告之于眾的主要原因。須知遮掩得一時,但掩蓋不了一輩子,到頭來媒體和公眾總會挖出事實真相,使企業受到嚴厲的譴責和處罰。
一個不講信用的企業不會得到社會和公眾的原諒。不講信用的代價是高昂的。講信用是解決危機事件的首要條件。在危機事件發生后,應第一時間客觀分析發生原因,企業應承擔什么責任;面對媒體記者時,應對需要承擔的責任毫不諱言。這樣做總能得到社會和輿論的理解和寬容。而這是解決危機事件的關鍵所在。
“以和為貴”的要義是“和”,體現的是與人為善,和諧發展。在厘清責任的前提下,在法律和相關制度的規范下,企業應盡可能地關照相關方面利益。作為施工單位,每當出現危機事件,應總是想到要避免對業主、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造成損失和影響;在農民工出現工傷時,應在法律的框架下盡可能多地給予賠償和補貼,同時發動員工進行募捐,使農民工得到更多的幫助。
以和為貴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那就是在處理危機事件時,媒體和利益相關方會給予認同和支持。而這是解決危機事件的前提條件。
危機公關重在預防,不發生危機事件就是最好的危機管理。只要踐行“以信為本,以和為貴”,依法經營,規范管理,服務社會,關心員工,危機一定會少很多。
(作者: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帥 兵)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