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澍潔
2013年6月10日晚上8點,距離新疆哈密市區100多公里的茫茫戈壁,一條簇新的鐵路橫亙過漫漫黃沙向遠方伸展,路基兩側中交三航的刀旗被大風扯得筆直。
這段鐵路跨過6座橋、穿過57個涵洞。晚上9點40分, T樑安裝到位,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蘭新高鐵2標鐵路主體全線貫通。
項目提前十天完成節點目標,順利攻克當年施工建設最難關。
夕陽懸在地平線上,氣溫從白天的40度陡降到15度,建設者心里的興奮勁不降反升。38個月,在“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煙墩風區,在 有效工作日不足一半的自然環境里,在蘭新鐵路既有線改遷時間延期5個月的劣勢中,提前完成54公里長的鐵路建設目標,大家從對方黝黑的面龐上看到了兩個 字:自豪。
這一場攻堅戰可謂戰績顯赫: 23個分部工程獲樣板標段,獲得21張業主頒發的優質施工綠牌,蟬聯兩屆中華鐵路總工會頒發的“火車頭獎杯” 。
這是一條快速適應之路
蘭新高鐵自蘭州西站引出,溯湟水河至西寧,穿越達坂山、祁連山后進入甘肅河西走廊,經過張掖、酒泉、嘉峪關后,進入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市, 引入烏魯木齊站。正線全長1776公里,共設31個車站。建成后,北京至烏魯木齊將由現在的40小時縮短為12小時左右,列車可實現夕發朝至。
三航局承建的第2標段(LXTJ 2標) ,全長54公里,全部位于哈密境內。
2010年3月31日,新組建的三航局蘭新高鐵總項目部提出“搶占先機,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把蘭新高鐵(新疆段)建成世界一流精品工程”的目標。下屬二公司、江蘇分公司和鐵路公司立即響應, 4月3日先頭部隊趕赴哈密。
在《重修肅州新志》中有記載:“去哈密千里,中經大川沙磧,無水草,馬牛過此輒死,大風倏起,人馬相失,道旁多骸骨,有鬼魅,行人失侶,白日迷亡,夷人稱‘旱海’ 。 ”
項目部對當地氣象和環境條件做了充分的了解。項目部所在的煙墩風區年平均大風日數達到90天,季節交替之時為多風季節, 5月大風頻數最多,其次是4月和9月。年平均氣溫9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7 . 7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1 . 5攝氏度。而從10月底至來年3月,是無法施工的冬休期。
2010年4月5日,一輛吉普車從哈密市出發途經駱駝圈子駛進了大風呼嘯的沙漠地區。一進沙漠公路,車就像搖椅一樣顛簸,從反光鏡里看去背后煙塵滾滾。
3個半小時后,測量人員穿越120多公里的沙漠戈壁無人區,在勘察院做的控制點上,取出木樁和旗幟,將它們釘在戈壁灘上。
藍天、白云下,在無垠的沙漠里,年過半百的老工程師徐建軍在印有“中交三航”大字的旗幟旁打下了一根木樁。同行的工程師拿相機記錄下這一幕。蘭新高鐵2標控制網現場踏勘、找點工作全面展開。
茫茫大漠,無水無電。項目部駐地附近沒有高壓線路,前期只能自己發電供電,后與雅滿蘇礦業公司以及哈密市電力局多方溝通協商,并委托哈密市 電力局設計用電線路,把15千瓦電力線引入現場,解決了施工區用電難題。項目部地處荒漠戈壁區,水資源極度缺乏。進場前期主要采用水罐車拉水,但這只是杯 水車薪。經多方協調后,項目部采用從雅滿蘇鐵礦泵站鋪設水管供水,用灑水車從哈密市駱駝圈子拉水相結合的方式,在現場建了500立方米蓄水池5座, 36立方米蓄水池3座,解決了施工和生活用水。
4月的哈密處于大風寒冬季節,大風卷帶著黃沙,吹得人步履蹣跚,睜不開眼睛。從駐地到施工現場來回路程要5個小時,施工人員戴著防風眼鏡、裹著軍大衣、帶著馕餅和水,早上5點出發,晚上11點回駐地。在現場確定了臨建方案、防風措施和開工前工、料、機等資源的配置。
3個月的時間里,項目部在戈壁灘上建成30棟220間6500平方米辦公生活用房以及13棟72間2100平方米試驗室,同時建成料倉、混凝土拌合站、填料拌合站各一座。
“三早一先” ,即早謀劃、早準備、早進點、搶先干的原則,規范精細的方案優化與資源配置,得到業主的認可。5月18日,總項目部力排艱難,成為哈密段所有參建單位率先開工的單位。
這是一條工藝創新之路
戈壁灘特殊的“大溫差、高蒸發”氣候環境,很容易影響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橋梁墩身正式施工前,項目部先澆筑4個2米高的試驗墩,埋設32個 測溫器,采用6種不同養護方法進行對比,最終確定最佳施工方案,使墩身外觀看不見任何裂縫。鐵道部質量安全監督總站朱望瑜站長驚訝地說,如此完美的外觀質 量還是“第一次看到” 。
在T梁澆筑前,項目部收集了全國506家梁場、近萬條不規范操作行為,并針對不規范行為制定預防措施,采用創新技術自制“壓漿罩” ,使生產的T梁外觀與外形尺寸合格率達到100 %。
質量控制上項目部始終堅持“樣板引路、試驗先行”和“零容忍”的方針,分批安排施工人員在試驗段進行無砟軌道演練,熟悉操作過程后方可上線實做,正式施工中出現不合格產品堅決炸掉重來。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下石頭跑。 ”項目部這樣形容所處的施工環境。自1959年新中國蘭新線、南疆線通車以來,風魔年年來襲,雞蛋大的石頭橫空亂飛,碗口粗的樹木被攔腰吹斷。運輸時常迫 停,大風引起列車脫線、顛覆事故30余起,吹翻列車近百輛。二公司所在的二工區要為施工區域內四座特大橋豎起3 . 5米高的擋風屏, 3 . 7公里長的“防風長城”在茫茫戈壁為我國首條高海拔地區高速鐵路保駕護航。
二工區位于新疆煙墩風區,風速變化劇烈,風力強勁,區內測得最大瞬時風速達每秒29米,風力達到11級。擋風屏安裝質量將直接影響大風區風 口處高速列車的運營安全,為此二工區集合安質部、工程部、質量部、測量部、試驗站各部門精英,成立了橋梁擋風屏安裝精度控制小組。在測量部長陳翠良的帶領 下,對土墩2號立交特大橋已安裝的擋風屏進行測量,并根據現場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研究。最終,小組明確了三個要因的控制,提升了擋風屏安裝精度。 “橋梁擋風屏安裝精度控制”課題獲得2014年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二等獎。
這是一條管理提升之路
工程施工中,項目部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強化細節管理,推行精細化、標準化施工。先后出臺了5本標準化管理手冊, 227項專項施工方案, 40本施工作業指導書。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操作人員都會拿到由工程技術部編制的“施工工藝卡” ,卡片上寫明了施工工藝標準、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累計有8000多張卡片下發到施工班組及操作人員手中。
施工過程中,為嚴格控制坡比、開挖深度寬度等標準,工程部長手中的量具從不離身;安質部質檢員對砌筑用石表面的污漬及泥土清洗不干凈的絕不允許使用,形狀及厚度不達標的更不放過,保證了最終施工完成的漿砌片石護坡像“切豆腐”般平整、順直。
雖在茫茫戈壁,如果誰沒有掛牌想進入哈密梁場,一定會被門衛拒之門外。2012年3月,哈密制梁場以全國最高分通過鐵道部質檢中心的取證,獲得蘭新鐵路全線唯一“2011年度單位工程優質樣板工程” 。
項目部、三工區先后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稱號,靳平龍、王磊、徐祥宏等多人獲得“火車頭獎章” 。與此同時,項目部共有七個單位工程被評為“2012年度優質樣板單位工程” ,在全線遙遙領先。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