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v在线天堂网,东京乱伦精品,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會員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郵箱登錄

保持登錄

用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

返回

您可以選擇以下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工程建設網,一分鐘完成注冊

登錄 | 注冊

我要投稿(工作時間:9:00-17:00)

投稿郵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聯 系 人:李香玉

聯系電話:010-68576852

在線咨詢:建設網_我要投稿李編輯 建設網_我要投稿靳編輯 建設網_我要投稿邵編輯

×
 
工程建設網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PPP項目專題

正在建設中……

業務咨詢:(時間:9:00-17:00)

郵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聯系人:張艷芳

聯系電話:010-68066858

在線咨詢: 工程建設網張編輯 工程建設網何編輯 工程建設網魏編輯

×
 
  • 1
  • 2
  • 雜志征訂
  • 集團項目公司管理研討會
所在位置:首頁 > 管理案例 > 正文

“西部鐵軍”品牌建設的主要做法(二)

發布日期:2014-07-29來源:本站編輯:鐘曉顏

[摘要]

  實施“西部市場核心”戰略,塑造“西部鐵軍”品牌形象

  中國十九冶制定了“一手抓市場,一手抓現場”的工作方針,全面實施“西部市場核心”戰略。形成“以成都為中心,西部市場為核心,八個區域分公司為據點,向全國輻射,向海外拓展”的跨地域、跨行業的國內外一體化經營的戰略格局。圍繞“西部鐵軍”核心價值體系,中國十九冶首先構建統一的“西部鐵軍”視覺識別系統,然后以營銷為平臺,以項目為依托,在國內外建筑市場,全面樹立“西部鐵軍”品牌形象。

 南鋼2000立方米高爐工程

南鋼2000立方米高爐工程

  構建統一的“西部鐵軍”視覺識別系統。根據中冶集團統一品牌要求,中國十九冶嚴格執行中冶集團視覺識別系統。中冶集團英文MCC標識以地球圖形構成公司的企業標識,涵蓋了中冶集團國際化、集團化、網絡化、品牌化的時代風貌。在此基礎上,中國十九冶積極展現“西部鐵軍”品牌形象。以施工一線為例,中國十九冶施工的所有項目部統一執行項目視覺識別系統,工程現場都赫然懸掛著“西部鐵軍”的標語和公告牌,每一個項目部“五牌一表”,室內外布置也都有統一標準,讓每一個親臨現場的業主和監理都能在第一時間將“西部鐵軍”——中國十九冶印入腦海。

  以營銷為平臺,構筑良好客戶關系。2004年以來,中國十九冶通過“西部鐵軍”品牌建設,首先,確定了“大營銷、大項目、大突破”思路,實施總部統一領導,區域間密切配合,集社會資源開拓市場的大營銷格局,徹底改變過去分公司“本土市場”觀念,全公司形成以市場為先、一手抓國內、一手抓國外;一手抓主業、一手抓多元;一手抓當前、一手抓長遠的市場營銷局面。在此格局下,又根據市場風云變化,將原“一江八點的戰略結構”調整為“以西部市場為核心,一江八點相聯動的市場結構”,以“北上東進”為基礎,抓住西部大開發、泛北部灣大開發機遇,全面實施“西部市場核心”戰略,擴大國內市場占有。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擴大海外市場。其次,在營銷過程中,堅持“以現場保市場”的指導思想,把客戶的要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相信和依靠員工,為業主提供滿意產品和優質服務,并不斷滿足業主新要求,尋求新的市場機會。樹立遠大目標,開拓新的市場;樹立效益觀念,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與資源,提供盡可能多的符合社會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最后,堅持“西部鐵軍”誠信文化,積極參與市場開拓,主動與業主、承包方溝通和交流。用真誠、熱情和吃虧耐勞去贏取業主的信任;以“今天的現場是明天的市場”及“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的思想去接受客戶的檢驗;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力爭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同進共贏關系。

  以項目為依托,全面塑造“西部鐵軍”品牌形象。首先以項目為平臺,注重隊伍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從生活、工作安全、職業發展等多方面關心員工,努力創造和諧環境,增強隊伍凝聚力;引導員工從安全生產、質量控制、施工進度等方面認真做到對崗位負責、對班組負責、對公司負責,努力提升“西部鐵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要求員工用鐵軍將士的品質來要求自己,用行動展示“西部鐵軍”形象,詮釋“西部鐵軍”內涵;在施工一線,統一執行項目視覺識別系統。其次,以項目為依托,展現“西部鐵軍”鐵的紀律、鐵的作風、鐵的品質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豐富內涵與精神實質。再次,以項目為手段,強調實現與超越客戶滿意,始終致力于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高效高質量完成急難險重項目施工,展現“西部鐵軍”品質形象

  四十多年來,中國十九冶干過的大小工程上萬個,每一項工程,都含有一個個“艱苦奮斗、追求卓越”的故事;每一項工程,都是十九冶人汗水和心血的結晶。

  展現“西部鐵軍”“艱苦奮斗,追求卓越”的企業優良傳統。繼承和發揚四十多年積淀下來的“艱苦奮斗,追求卓越”企業優良傳統,“西部鐵軍”將士不論遇到資金緊張、工期超短、圖紙晚到,還是天氣惡劣等困難,總是全力以赴,追求卓越,優質高效完成工程項目。攀鋼萬能軋機生產線主線工藝及設備系引進德國西馬克公司的技術,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西部鐵軍”發揚“艱苦奮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克服了“高精度安裝控制”、“高清潔度液壓控制”、“高難度施工組織協調控制”等難題,在短短的474天中,于2004年底軋出第一根高強度、高平直度、高表面質量、能滿足350公里時速以上的100米長尺重軌,填補了我國在這個項目上的空白。這條萬能軋機生產線,在全世界同類中只有三條,在中國是第一條。該工程獲得“魯班獎”等一系列的獎項。此外,在巴基斯坦,十九冶人頂著戰火完成了杜達鉛鋅礦工程;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員工克服雨季、疾病、沼澤、氣候炎熱潮濕等困難,歷時12個月,使全長66.8公里、世界上最長的長輸礦漿管道在巴新熱帶雨林中誕生并騰飛…… 充分展現了“西部鐵軍”隊伍“不怕吃苦,能打硬仗”的優異品質。

  體現“西部鐵軍”核心技術優勢。核心技術是“西部鐵軍”品牌得以立足于國內外市場的強大支撐;技術創新和進步為“西部鐵軍”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西部鐵軍”核心技術優勢來源于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首先,中國十九冶在傳統主業領域整合優勢技術,通過成果申報、標準編制、工法發布等手段,建立、占據、鞏固優勢地位。其次,將優勢技術服務于產業延伸鏈,利用轉型時更高更新的平臺,強化科技創新,學習、引進先進技術與軟件,提高轉型主業技術含量和經濟附加值,研究更新的產品延伸方向。更重要的是,堅持立足于以自主創新、聯合創新、引進創新三結合的原則,將施工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與開發作為技術創新工作的重點。以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培育多層次、多專業的“專業技術中心”工作為抓手,以“四川省級技術中心”、“中冶集團創新型企業”、“施工企業特級資質”基礎指標為目標,加強“產、學、研”聯合,強化科技創新隊伍、機制建設,切實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四十多年來,中國十九冶技術開發、新技術推廣和新產品項目已超過1000項,QC成果近300項,創新成果超過70項。

  展現“西部鐵軍”項目經營管理綜合能力。中國十九冶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項目考核力度,加強項目精細化管理,著力提高項目可持續推進和管控能力,確保優質高效安全實現公司各重點工程項目投產目標。第一,通過加強項目基礎管理工作,持續打造與完善項目管理體系,推進項目法管理的實施和運行,保障項目管理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組織修訂項目管理實施手冊,出臺相關制度及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項目管理工作行為;加強日常工作指導、監管和執行。搞好項目管理創新工作,夯實項目各項管理基礎,增強項目成本控制能力和創利能力。第二,加強分包管理。在建立合格分包隊伍資源庫基礎上,定期實現綜合評價、分級動態管理,優勝劣汰,鍛煉、培育、儲備和使用一批資質硬、實力強、信譽佳的分包隊伍,為工程的高效高質量完成奠定堅實基礎。第三,強化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水平,提高創效能力。第四,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執行成本管理制度。第五,加強信息化建設。第六,完善對現有項目經理及各業務管理人員的考評制度,加強項目管理人員能力培養和數量的滿足。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西部鐵軍”良好社會形象

  企業社會責任是中央企業“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目標的內在要求。在“持續創新發展,共鑄世界未來”的社會責任理念指導下,中國十九冶積極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實現企業與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樹立“西部鐵軍”良好社會形象。

  以員工為本,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中國十九冶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將提高員工素質、為員工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成長作為企業的基本責任,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維護員工權益。中國十九冶嚴格遵守有關勞動法律法規,積極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奉行平等、非歧視的勞動用工政策,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中國十九冶維護員工權益主要工作如下:一是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和公積金;二是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三是制定并認真執行員工帶薪休假制度;四是男女同工同酬,提供平等的職業發展機會;五是杜絕使用童工,反對任何形式的強迫勞動和歧視。

  促進員工發展。中國十九冶一方面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將培訓與員工自身發展需求緊密結合,將員工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人才開發戰略密切聯系。從2004年至2011年共有針對性地舉辦了各類培訓班579個,培訓員工15625人次,投入經費1900余萬元;同時,選派360余名優秀人才參加國家、省、市及中冶集團組織的各類干部培訓班和高級技師培訓班學習。另一方面,又建立了多序列的員工發展通道,打造了一支專業素質高的員工隊伍,為員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石。在管理人才方面,建立了“能力定人、崗位選人、量才用人”的管理模式,切實把德才兼備、年富力強、有創新意識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有效提高了選人用人工作滿意度。八年來,共提拔兩級公司副總以上領導干部356人次,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81.2%,40歲以下占62%;在技術人才方面,形成了完善的職業發展通道,通過加大專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和職業認證培養力度,為員工職業發展拓展空間。至2010年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占在冊職工人數增加到45.9%,增加了近一倍;在技能人才方面,將班組建設與崗位勞動競賽相結合,一大批藍領專家、技術能手、行業狀元在勞動競賽中脫穎而出。截至2011年底,集團公司高技能人才達到1571人,占技術工人總數由2004年前10%增長到目前的70%。

  表2  2010年中國十九冶技能人才一覽表

   

全國技術能手

6

全國冶金建設行業技術能手

8

中央企業技術能手

2

中冶集團技術能手

25

中冶集團首席技師

4

四川省技術能手

4

  關愛員工。中國十九冶高度關心并積極幫助困難員工,通過工會和員工志愿捐助等方式為困難員工排憂解難,公司領導親自深入基層走訪和慰問,提高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難忘的2008年“5.12”大地震中,黨員和干部冒著生命危險,把職工、家屬、老人、孕婦,一個一個轉移到安全地帶,在自救和救災中不放棄一個“親人”,安置好每一位災民。

  優質高效滿足客戶需求,提升“西部鐵軍”誠信形象。中國十九冶秉承“誠信社會為本,客戶滿意為榮”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根據生產組織形式和施工特點,在生產、施工過程中采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開展科技攻關,爭創精品工程和名牌產品。

  堅持打造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服務。四十多年來,中國十九冶執著追求品質,關注客戶滿意度,盡可能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推移距離遠、推移重量大、推移速度快、中心位移最小、大修時間最短等多項國內第一的邯鋼2000立方米高爐推移工程;世界一流、亞洲首條百米長軌生產線——攀鋼萬能軋機工程;高爐利用系數一年內連續三次刷新世界紀錄的武鋼3200立方米七號高爐工程;巴基斯坦杜達鉛鋅礦建設工程;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工程等等,枚不勝舉。據不完全統計,四十多年來,中國十九冶承建的大小工程上萬個,獲得國家、省部級獎項的工程就有近200項。

  增強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中國十九冶堅持將客戶作為公司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始終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秉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理念,通過提供勘察、設計、咨詢、建設、運營、技改、維檢等全方位服務,與眾多鋼鐵企業及其它客戶均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一方面,指定專門機構對客戶進行統一管理,各子公司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分別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服務管理體系。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拓展客戶服務模式,收集潛在客戶信息,與重要客戶結為戰略發展伙伴關系并長期保持,為公司與客戶的長久互利共贏做準備。另一方面,注重建立并不斷拓寬與客戶溝通交流的渠道,保持與客戶的順暢溝通,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客戶意見和建議,作為改進產品和服務的重要依據。努力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在項目開始時進行計劃管理,滿足客戶需求;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服務,及時解決現場問題;項目結束后在生產運營、后期改擴建、技改等方面繼續進行客戶服務,進行維護、回訪或者遠程診斷。

  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責任,提升“西部鐵軍”社會形象。中國十九冶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責任,促進經營所在地經濟發展,熱心社會公益,努力回饋社會。在中國十九冶的發展史上,責任從來沒有旁落過,早期有三線建設,中期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近幾年有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今后還有環保、節能、生態、社區等。中國十九冶一直以“責任重于泰山”為指引,盡到其應有的責任,使“西部鐵軍”品牌內涵更加豐富,魅力更加恒久。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西部鐵軍”第一時間擔負起社會責任,第一時間沖鋒在抗震救災一線,第一時間向社會捐獻愛心,這些舉動折射出一個充滿人氣和博愛的品牌特質,讓社會各界更加真切感受到“西部鐵軍”的獨特品質。

  下一篇:“西部鐵軍”品牌建設的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系工程建設網獨家稿件,版權為工程建設網所有。轉載須注明來源及作者,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企業管理

項目管理

 

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返回頂部 返回建設網首頁 投稿 用戶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