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建筑是實現建筑業產業結構調整、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加速工業廢料與建筑垃圾再利用步伐、保護環境及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途徑,是未來建筑業的必然趨勢,也是新型城鎮化推進中的必然選擇。對此,黑龍江省組成調研組,就該省綠色建筑發展的基本現狀和制約因素開展了調研,并提出了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對策措施。
綠色建筑發展的基本現狀
2014年,黑龍江省新建節能建筑4059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161萬平方米,實現節約標煤1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2萬噸,新建居住建筑全部執行65%節能設計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執行50%節能設計標準,新建農村住宅基本達到節能50%的設計標準,全省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設計階段達到100%,施工階段達到98.5%以上。2014年,全省計劃新建綠色建筑300萬平方米,已完成建設項目45個,共計372萬平方米,其中已有12個項目182萬平方米建筑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雖然黑龍江省在發展綠色建筑上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制約其快速發展的因素還很多,難度較大,亟待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
綠色建筑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是相關激勵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目前,在推動綠色建筑方面的政策措施遠遠不夠,相關政策和規范的配套性和可操性也存在很多不足。目前,黑龍江省尚未出臺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地方性法律法規,也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及“四節一環保”的綜合性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僅在2013年12月出臺了《黑龍江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并編制了綠色建筑標準和技術導則,但是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力度仍顯不夠。據專家調研,有些項目雖然被評為星級項目,但成本遠遠高于一般綠色建筑建造的標準,其功能也沒有一般綠色建筑實用。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僅靠政府鼓勵、建筑商自律,綠色建筑將很難有大的發展。
二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難度大。黑龍江省屬于嚴寒地區,建筑能耗遠遠高于全國其它省份8~12個百分點全國平均建筑能耗為29%,黑龍江省為37%左右。從近幾年氣象資料監測表明,哈爾濱市的最低溫度可在34℃~36℃左右,而大興安嶺、漠河一線可達50℃附近。對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而言,各地氣溫的高低是節能改造技術的關鍵所在,不僅涉及外墻、門窗、屋頂、陽臺及其外露傳熱構件等建筑物的本身,還涉及空調、照明、采暖系統及其運行管理等有關用能方面。據估算,哈爾濱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費用在450元~550元/平方米左右,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等地區在400元~450元/平方米左右,縣城一般在300元~350元/平方米左右,而廣大農村也在120元~250元/平方米左右。建筑數量多,建筑結構、產權形式、改造標準復雜,節能改造所需費用大,加上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收入處于全國中下游的狀況,都給黑龍江省的節能改造帶來了難度。
三是對綠色建筑認知程度不高。建設、國土、規劃、環保、園林、房管等政府部門對發展綠色建筑的目的與意義認識不統一,導致不同部門職責不清,落實綠色建筑工作積極性不足,出現問題相互推卸責任,到期工作得不到落實,后期難以彌補。具體涉及的建材商、開發商、設計、施工、監理、物業和消費者則對綠色建筑意識淡薄,缺乏建造和使用綠色建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建材商而言,由于現階段缺乏對綠色建材生產的激勵機制,加上受技術、資金所限及造價比較昂貴,因此生產和推廣綠色建材的積極性不高。對于開發商而言,由于綠色建筑在土地出讓、稅費減免等方面優惠政策不足,同時綠色建筑較普通建筑標準高、要求高、造價高、施工難度高,而且成本回收期較長、市場認知度較低、利潤空間有限,因此開發商開發綠色建筑的動力不足。對于消費者而言,由于開發商的成本轉嫁,房屋增加的造價均攤銷在購房者頭上,導致本已難以承受的房價會進一步上揚。據造價站測算,開發節能75%的被動式綠色建筑約需增加建筑成本3000~3500元/平方米左右,超過一般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在目前相關稅收優惠不足以抵消購房成本增加額的狀況下,綠色建筑只能成為高檔住宅的嘗試,難以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主流產品。
四是技術水平較低。綠色建筑要求在立項、建筑規劃、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和建筑運營使用過程中充分考慮環保、節能、節水、舒適、經濟等綜合因素,實現建筑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綠色建筑技術方面,黑龍江省已經推廣應用了哈爾濱鴻盛EPS模塊體系、哈工大復合砌塊的集塊體系統等,但仍缺乏成套、經濟、適用、方便、快速施工等綠色建筑技術,特別是相關專家和社會資源均處于嚴重不足的狀態。嚴寒氣候條件要求高、造價相對高、整體科技水平落后、技術研發能力有限、專業人才缺乏、政策激勵不足仍是制約黑龍江綠色建筑技術發展的基本因素。
五是缺乏綠色建筑監管體系。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政府管理層面的政策與法律、法規的支持和技術體系層面的規范與規程、規定、條例的支撐相結合。前者涉及到投資、建設、發改、國土、規劃、環保、園林、房管等有關部門,后者涉及到規劃設計審查、施工圖審查、施工和質量驗收、物業管理及其建筑物運行、備案等有關具體環節的實施運行部門,只有兩者在建筑的立項、規劃、設計、審圖、施工、監理、檢測、駿工驗收、核準銷售、稅務減免、維護、使用等環節緊密配合,貫徹落實綠色建筑相關政策,才能保障綠色建筑的順利發展,而目前黑龍江省尚缺乏這種系統化的管理和實施體系。根據調研表明,黑龍江省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場所中的中央空調能耗為普通建筑能耗的3~4倍,但現在還做不到對所有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場所使用過程中能耗的全過程監測,不能動態觀察和控制這些建筑能耗消耗量并提出能耗紅線控制指標值,因而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該類建筑能耗過大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阻止和影響了黑龍江省綠色建筑的發展。
如何強化知識管理,健全人力資源引進、培養、選拔、考核和激勵機制,使人才隊伍結構優化,加快國際化、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對拓寬業務領域與區域的支撐保障能力成為迫切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