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PPP項目中可能有大量項目是BT項目轉型而來,要注意延長轉型項目的特許經營時間。這些項目絕大多是政府付費項目或可行性缺口補助項目,政府付費時要抓住績效考核這個關鍵點。
雖然2014年8月31日~2015年1月23日,各部委出臺14份與PPP相關的政策文件,但還不夠。財政部近期將出臺一批市場期待的文件,如《物有所值評價指南》、《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等。
“2015年是我國PPP(政企合作)模式的突破年。”北京市資略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徐向東近日表示,今年,PPP模式與現有法律、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沖突,會得到明確解決。同時,金融機構如銀行、基金等將大舉進軍PPP項目。
經濟新常態下,PPP模式將呈現哪些特點,金融資本怎么進入,下一步重點工作有哪些?
合作模式將有創新有變化
更多角色參與,按績效付費項目需求加大
政府將治理效果交給環保企業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PPP被賦予全新的涵義。從去年財政部的一系列文件來看,PPP被上升到體制、機制改革和國家戰略的層面。
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PPP模式將在今年發生創新變化。“之前討論PPP時,參與角色單一,只包括政府、環保企業、中介機構、律師等。現在更多角色進入PPP項目:第一,大量金融資本介入;第二,平臺公司以PPP為突破口進行轉型;第三,傳統國有企業存量資產的盤活與PPP結合;這些都將明顯帶動PPP模式變化。”
“PPP模式已經進入2.0版本,要從環境效果出發,切實解決環境問題。因此,按照績效付費的項目需求將加大。”E20研究院產業研究執行院長薛濤表示。
徐向東也認為,未來的政企合作將更關注項目質量和后期的運營維護。他預測,近期的PPP項目中可能有大量項目是BT(建設—移交)項目轉型而來,要注意延長轉型項目的特許經營時間。另外,這些項目絕大多數是政府付費項目或可行性缺口補助項目,政府付費時要抓住績效考核這個關鍵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BT項目中加入運營環節,轉變為PPP項目,實行按績效付費的項目已經有應用案例。2015年2月26日,廣西省南寧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項目正式簽約,成為國內首個集流域治理、海綿城市建設于一體的PPP項目。
這個項目中,北排集團將組建項目公司,全過程負責項目設計、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維護等工作。南寧市政府將治理效果交給北排集團,通過對河道治理績效指標如建設、運營效果、斷面監測、水質水量等考核進行付費。
保險資金如何放心進入?
嚴格控制風險,完善基本立法
尋找專業投資平臺
“2015年,金融機構會積極介入PPP項目,這其中會有制度創新。”徐向東認為。那么,應怎樣推動制度創新,資金與項目能否有效對接?
對此,北京首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灝認為,在PPP的應用中,我國需要構建多層次的資金市場,可以重點研究理財資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的投資回報不一定要求很高,但是風險要比較低,而且要與其他的資金區別開來,避免現在普遍存在的資金錯配問題。”
他指出,目前PPP需要一個重構的過程,有了政策引導和模式創新,才有可能為各種資金提供合理的“安樂窩”。
中國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投資監管處博士羅桂連介紹說,保險資金可以在PPP項目中發揮作用,但相關法規建設非常薄弱,各部委發布的多為規范性文件,無法對抗地方性行政法規。他建議,推進PPP基本立法的同時,通過地方性立法確定政企合作項目的關系。
此外,保險資金進入PPP領域還需要制度環境的完善,尋找專業資金管理機構,設計金融產品,進行投資。“保險資本等金融資本直接對接PPP項目不合適,要通過專業投資平臺或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整合。”他說。
中介機構能否確保公正?
政企雙方應充分行使自身權利
確保政府信用可采用具體手段
在PPP項目中,中介機構如咨詢公司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進行廠網一體化建設的國內首個PPP示范項目——安徽池州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及市政排水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就是由大岳咨詢公司擔任交易顧問。
然而,在政府強勢的身份下,環保企業對中介機構的公正性有所擔憂。中介機構能否保持公正,環保企業和社會資本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濟邦咨詢公司總經理張燎用婚姻和紅娘的關系形容三方身份,中介機構像紅娘一樣盡自身本分,按照政府要求,為其尋找匹配的社會資本。對于強勢的一方,中介機構將時刻提醒,在雙方“聯姻”前也可進行財產公正。
他坦承,目前的確存在不正規的招標代理公司,有偏幫一方的情況。對此,他建議培育正規咨詢公司。而金永祥認為,社會資本要懂得保護自身利益,行使自身權利。比如政企雙方在進行合作時,要有談判過程,把握好給對方提意見的機會。同時,完善政府采購制度,是確立雙方平等地位的關鍵。
徐向東介紹說,對于確保政府信用問題可采用一些具體手段。第一,社會資本和投資人可以請咨詢公司對政府和自身進行評估。第二,去年12月財政部發布了PPP操作指南、國家發改委發布了PPP指導意見,按照這兩份文件操作,政府信用將得到規范。第三,爭取將PPP項目列入重大規劃預算、進行政府采購。去年實行的全口徑預算、中長期預算規劃等制度,將進一步規范政府履約,保障社會資本利益。
規范工作還是重點
建立有利于PPP規范運用的制度環境
探索金融機構與項目有效對接
張燎建議:首先,在當前的發展中,需要建立適合PPP的制度環境。
“這個說法聽起來比較老套,但真正參與過PPP項目后,會真切感受到政府不守信、合約中的機制構架不能落實、回報機制不完善、爭議解決機制欠缺等問題產生,都是缺乏有利于PPP規范運用的制度環境。”他說。
雖然2014年8月31日~2015年1月23日,各部委出臺14份與PPP相關的政策文件,但還不夠。張燎透露,財政部近期將出臺一批市場期待的文件,如《物有所值評價指南》、《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等。
第二,目前金融機構對PPP的認識和了解不夠,特別是金融機構如何把自己的產品與PPP項目或參與企業對接、如何實現風險控制、如何滿足相關監管部門要求等問題,還需進一步探索。期待與有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專業投資機構合作。
第三,對于PPP的市場教育和普及還需加強,要避免出現“戴帽”PPP項目。
此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目前都在各自發文規范PPP發展。而對從事PPP項目的企業來說,期待有牽頭部門來統籌各項工作。
對此,徐向東建議,微觀層面上,以今年1月19號國家發改委上傳的《基礎設施與公共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為標準,根據各級人民政府的授權和職責分工,各地發改委、行業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等都可以作為項目主管部門。實際上,可由地方決定主管部門。宏觀層面,財政部已經設立了PPP管理中心,可由其發起。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