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以下簡稱“中江公司”),是集國際國內工程承包、工程咨詢服務、房地產開發、進出口貿易、對外勞務合作為一體的綜合性跨國公司。作為中江公司下屬一個分公司,開拓、發展部分區域市場經歷了從啟動、維護到成熟并輻射周邊的發展歷程。以內蒙古呼倫貝爾區域市場為例,首先剛剛進入呼倫貝爾區域的新市場,是以通過中標某一技術學院工程項目為依托組成工程管理型項目部,此時項目部的起步的現狀往往是是缺乏業務渠道和市場資源,只是項目實施的管理者。通過項目部憑借其項目本身的資源優勢、信息渠道優勢不斷熟悉市場、積累人脈,樹立信譽,以其所經營項目滾動發展工程管理型項目部逐步向經營性項目部過渡。最后伴隨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積累,條件成熟的經營項目部逐步發展成為輻射周邊及其他區域的多渠道、全方位承攬任務的區域性分公司或辦事處。區域性分公司堅持攬干結合、攬干并重、滾動發展,努力創造相對穩定的市場和最佳綜合效益,提升品牌效應和積累信譽度。
經驗一:模擬法人制
企業“模擬法人制”就是改變傳統的直線式或職能式企業組織結構,組建功能型、經濟型組織結構。企業組織從傳統的“行政型”向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型”轉變,對企業下屬非法人資格的各經濟實體實施業務流程的放權和激勵。按企業內部市場理論,改革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間的管理關系,建立“模擬法人制”,使下屬分公司和獨立項目部改變只完成任務,不考慮效益的狀況,成為具有較強獨立性、擁有較大的自主權的內部模擬的法人實體。改變傳統企業結構中由于分工職能的存在,以及經濟個體甚至每個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究竟為企業的最終效益貢獻多大無法確認,從而造成貢獻與所得不相匹配,影響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我們所謂的“模擬法人”,由于集團企業在組織機構、資質信息、人員架構等仍然是“一把大傘大家遮雨”的資源共享的實體,因此賦予區域性分公司、經營性項目部、各承包單位占有的經濟資源、承擔風險、分擔責任、分享收益的權利,成為企業內部市場中的交易主體——內部模擬法人實體。“模擬法人制度”主要有以下兩個內涵:
一是模擬法人(各個分公司或項目部)在企業內部既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又有很寬松的實施環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自主選擇經營模式、合作隊伍,在引進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權,完全沒有體制上的障礙。此舉成功將外部市場各種機制引入了企業內部,同時將企業各所屬的區域分公司、經營項目部推向外部市場,各部門、各單位、各個員工充分感受到生存、贏利、發展的壓力,形成一種新的動力,使得企業的每一個肌體都充滿了活力,共同適應市場的變化。
二是模擬法人實行內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管理模式與分配體制按市場法則進行運作。模擬法人內部構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風險機制,此舉有利于形成企業利潤增長點,強化效益收入、成本核算;有利于形成責任主體,有效實施收益共享、風險分擔;有利于建立核心團隊,真正實現合作競爭。通過企業管理機制的再造實現企業管理的優化和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既可克服組織機構臃腫、層次過多、相互推諉、缺乏活力的弊病,又可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
目前在我分公司所管轄下的國內市場區域經營管理分配中,大部分采用以區域性經營性項目部(或分公司)為主體的年薪制的分配模式。年薪制是體現按勞取酬原則,能有效激發項目部(或分公司)各組成成員積極性的一種分配模式。年薪可分底薪、風險薪和激勵獎金三部分。底薪是基本收入,保證正常的生活保障;風險薪按公司下達的責任指標進行考核,完成責任指標才可獲取全部風險薪,完不成責任指標時,按責任指標比例扣發風險薪,直至扣完為止;激勵獎金是超額完成責任指標后的獎勵步驟。項目部內部人員的具體工資收人根據崗位職責和貢獻大小,按勞取酬,多勞多得。通常情況下由項目部決策層討論決定,并報分公司備案。項目部決策層獎金由分公司核定。鼓勵超額完成分公司下達的責任指標,鼓勵一部分員工通過誠實勞動率先致富,提升決策層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通過實施模擬法人制的經營制度形成了自已獨特的企業文化(創業文化):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一個平臺,全面給予支持,他們成功了,公司也得到回報。要把經理人培養成企業家,還要培養出若干個項目工程師和市場開拓者。對于創業者,中江公司是一個平臺,更是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
經驗二:虛擬經營制度
虛擬經營是企業為實現其經營規模擴張.以合作經營方式將外部經營資源與本企業經營資源相結合.所進行的跨越空間的功能整合式經營。虛擬經營所實現的企業經營擴張.不是資產的擴張,也不是組織規模的擴張,而是經營功能與經營業績的擴張。虛擬經營實質上就是指借用、整合外部資源,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種資源配置模式。之所以說“虛擬”,是因為虛擬經營模式突破了企業有形的組織界限,借用外部資源進行整合運作。在這種模式下,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可獲得諸如生產、設計、市場開拓等能力。
合作經營可充分發揮雙方的市場信息、人員使用、資源共享、資金信用等優勢,揚長避短、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雙方的潛能和優勢。在實施虛擬經營的過程中企業僅保留企業中最關鍵的功能,如制度、知識、技術等,以協作方式,將外部經營資源與本企業經營資源進行跨越空間的功能整合式經營。通過虛擬經營,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目的。企業采用虛擬經營的價值體現是企業的內部資源有限,而外部資源相對來說是無限的(政府的政策扶持,金融機構的貸款,社會上閑置資本等),因此應該善用外部資源。
針對分公司在實施區域化開拓發展中實施虛擬經營,所具備的有利條件是:一是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戰略機遇期,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總量龐大,公司主營的各項業務市場前景廣闊,特別在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社會上有很多閑置資本及資源,在資源與市場之間缺乏的正是轉化的媒介,此為我們實施區域虛擬經營的社會大環境。二是中江公司在國內外有影響、知名度很高,有很強的品牌優勢和省屬國企優勢,有很好的社會資源、信譽資源,此為我們實施區域虛擬經營的軟實力。三是中江公司成立30多年來,在工程承包、工程咨詢服務、房地產開發、進出口貿易、對外勞務合作等方面具有豐富的運作經驗,有很強的經營管理團隊,有一大批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有多項工程承包一級資質,此為我們實施區域虛擬經營的硬實力。
當前我分公司內部實施區域化虛擬經營主要有以下幾種路徑:
一是在某一區域市場中與專業承包商、勞務外包商、材料供應商、設計公司等單位合作共同開拓EPC總承包市場,特別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合資和外資項目。幾家合作企業各自擁有相對優勢和不同的關鍵資源和資金信用,而它們之間的市場又無尖銳矛盾,且彼此的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區隔,為了各自的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進行戰略性的聯盟。這種戰略性的聯盟,可以交換彼此的資源,改善資源配置能力,會取得精妙的高彈性組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與這些單位強強聯手,發揮各自優勢。
二是我公司下屬某分公司在內蒙古呼倫貝爾某區域市場成功運作一大型商務樓BOT模式項目,此項目由我公司負責在項目所在地融資并負責施工建設,該項目的業主僅確定項目建設標準、驗收標準和交付回購款項,此項目充分發揮了戰略性的合作優勢,創造性的實現了雙贏局面,成功正驗證了我公司實施區域虛擬經營思路的正確性。
三是我公司憑借先進的工程管理經驗和人才管理團隊,通過資本運作以及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與合作,在蘇北地區實施政府安置房“融資+建設”項目,在經濟適用房施工建設等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業績。
公司通過實施虛擬區域經營,在各區域市場上逐漸向產業鏈的上游靠近,從市場空間擁擠、利潤和增長點的高壓縮下的建筑施工市場走了出來,不斷向開拓市場空間,創造新需求、代表著高利潤增長機會的藍海進發。(中江國際南京第一分公司副總經理 劉宜平)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