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建筑企業的老總曾跟筆者提過:一個中等水平的項目經理為客戶造一棟別墅,造價150萬元,而為自己家里造同樣一棟別墅,卻只需100萬。
100多年以來,管理學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人們也提出了體制改進的辦法,但問題依然存在。著名的弗里德曼“花錢矩陣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出錢辦事時的心態大致有以下四種情形。第一,用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盡量少投入,力爭高產出。第二,用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盡量少投入,可能不顧其產出如何。第三,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可能盡量多投入,以期高產出。第四用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既不管投入也不管產出。
如果弗里德曼的觀點是正確的,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把企業的管理方式從“花人家的錢辦人家的事”變成“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這有兩條路徑:
路徑一,先機制后體制的變革,即從“花人家的錢辦人家的事”到“花人家的錢,辦自己的事”,再到“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第一步是解決效果問題,讓每個人感覺到是為自己辦事,可以從激勵機制入手。項目部的機制問題是建筑企業激勵問題的起點,目前的聯營模式、目標成本責任狀模式,都比較有效的推動了項目層面責任心的改進。相比項目層面,集團—子公司—分公司層面激勵問題的解決要難的多,因為更高層面的組織涉及的人財物更多,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更復雜,激勵機制的設計也就更加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走第二步。第二步是解決節約問題,變“花人家的錢辦自己的事”為“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當前我們選擇的是國有資產證券化來解決體制的問題,解決“集團—子公司—分公司—項目部”這四個組織層面的問題,這或許能解決某些局部的問題,但要從整體上解決問題,恐怕也只有徹底的民營化,而這個問題異常復雜,尤其是大型國企、央企。
路徑二,先體制后機制的變革,即從“花人家的錢辦人家的事”到“花自己的錢,辦人家的事”,再到“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事實上,江浙的大多數民營企業走的就是這條路,10年或者更早以前,多數建筑企業進行了改制,或許他們起步的時候,管理基礎并不很好,但是機制所爆發出的巨大威力,再加上近幾年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已經造就了一批很好的民營建筑企業,一定程度上看,對于他們的未來,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
(作者:上海攀成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李福和)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