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今年國家發改委將推進一批重大交通設施項目建設,重點抓好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和普通國道“瓶頸路段”、內河高等級航道、新建干線機場等新開工重大項目相關工作,確保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鄭州至萬州鐵路、石嘴山(蒙寧界)至中寧公路改擴建、香格里拉至麗江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
事實上,從去年10月份起,國家發改委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批復大量基建項目,釋放出明顯的穩增長意圖。僅以今年1月份為例,國家發改委共批復濟南市未來5年3條地鐵和輕軌線路建設規劃項目、武漢市清山長江公路大橋項目等11個基建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191.79億元。
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力度將會呈現明顯加大趨勢。批復基建項目不僅對經濟增長有托底作用,化解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而且能夠調整區域經濟結構,提升經濟增長質量,激發轉型升級的活力。
已經落幕的地方“兩會”對2015年當地經濟穩增長進行了布局,不約而同地謀求擴大有效投資。從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不難發現,多個省市的投資已經從以前偏向重工業和房地產行業逐漸轉向基建項目,并確定將推出一批重大基建項目。
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開工建設濟青高鐵、魯南快速鐵路,加快石濟客專、青連城際等8條鐵路建設進度,啟動建設濟青高速公路擴容項目,加快建設濟南至東營等15條高速公路等。
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被地方政府視作穩增長的利器,尤其在重慶、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區,以投資驅動確保經濟增長的意愿更為強烈。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5年要抓好一批交通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70億元。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積極謀劃貫通自治區東西的高速鐵路客運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呼和浩特機場遷建工程前期工作,建成3個運輸機場和8個通用機場,全區民用機場總數達到29個。甘肅、廣西、西藏等省份也紛紛釋放出今年將加快鐵路建設的信號。
基建熱潮漸起,但受全國經濟下行影響,地區財政收入下滑。在一系列地方政府負債行為的規章制度出臺后,地方融資平臺收緊,那么,錢該從何來?
地方政府創新投融資模式已經迫在眉睫。據了解,今后地方基建資金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政府發債;二是PPP模式,即政府讓渡一定收益權,吸引社會資本;三是完全市場化融資,企業和銀行風險自擔。其中,PPP模式由于可以緩解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中的資金壓力,可以提高項目建設和運營效率,備受熱捧。
在中央出臺多項鼓勵PPP項目發展的相關政策后,地方政府陸續發布地方性指導意見,PPP示范項目遍地開花。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完成8000多個PPP項目,涉及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產業園區、新城開發以及舊城改造等多個領域。
各省在推動PPP項目上,大手筆頻現。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省級地方政府已披露的2015年PPP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萬億元。經濟增速“墊底”的黑龍江省,今年也將面向社會資本推出41個PPP項目。
2014年12月22日,湖南省財政廳向社會重點推出30個PPP示范項目,總投資額達583億元,示范項目涉及城市供水供暖供氣、污水垃圾處理、保障性住房和醫療養老服務等。四川省緊隨其后,推介發布264個PPP項目,投資額約2534億元,涉及供水、環保、道路、交通等基建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被寄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厚望的PPP模式并非靈丹妙藥,不能包治地方政府資金緊張之病。況且,在英國、法國等PPP模式利用相對成熟的國家,也有部分項目因為模式設計不合理等原因擱淺。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理性認識PPP模式,大干快上前要進行全局規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現狀和項目實際情況,在管理好政府投資的同時,不斷持續創新投融資渠道和模式。比如,健全和完善社會資本進入和退出機制;創新信用貸款方式,允許一些行業開展預期收益抵押貸款,增強社會資本融資能力等。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