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近8個月后,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上報國務院。
一名了解規劃進展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只待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即可對外公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為相關的11個省市,設定了發展的具體目標。
關于規劃具體進展,記者未能聯系到國家發改委置評。
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此后安徽、江西、四川和重慶等省市,陸續公布了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告訴記者,相比《指導意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內容更具可操作性,是《指導意見》的“落地”,“內容會有很多,除了交通、基建,還會涉及產業分工、機制體制協調、人才和旅游等等。”
以上海為龍頭,配置“三大兩小”城市群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
“長江經濟帶是國內除沿海經濟帶之外最發達的經濟帶。”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規劃院院長沈遲對記者說,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涉及的地區很多,從長江源頭到入海口的各個地方,在發展水平、發展階段、資源環境、經濟結構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很難只設定一個目標,每個地方都應該有適合各自發展的一個具體目標。
一名前期參與起草過實施意見的地方學者告訴記者,今年3月中旬,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已征求過國務院下屬各部門,以及沿江11個省市的意見。其后的4月下旬,發展規劃走完征求意見流程,并形成送審稿。
關于涉及各省的定位,這名地方學者透露,11省市的定位將繼續延續《指導意見》中按照區域位置劃分的定位:以上海為龍頭,“三大兩小”的城市群配置。(編注:三大跨區域城市群指的是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兩小區域性城市群是指滇中、黔中城市群。)
在大的規劃定位下,地方也會有各自的發展訴求。以湖北省為例,武漢想打造成區域金融中心。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接受自貿區郵報采訪時說,武漢想成為長江經濟帶中的區域金融中心,“武漢區位本身具有一定的優勢,央行武漢分行就管江西、湖北和湖南,武漢也在推進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和全國碳金融中心,還有科技金融創新。”
秦尊文坦言,湖北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投資。
各省市遞交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三大方面的文件
在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出爐之前,11省市的相關工作已經圍繞《指導意見》展開。
目前,安徽、江西、四川和重慶等省市,已經針對《指導意見》出臺了實施細則,在實施細則中,相關省份均提出了本省可以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工作要點、重點任務以及責任分工,并都具體落實到相關的負責單位。
陳耀解釋,地方上的實施意見一方面是各省為落實《指導意見》提供相關指導,另一方面也是提出地方的訴求。相比《指導意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內容將更具可操作性。
一名受訪安徽學者也說,除《指導意見》中已公布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還包含了產業發展城鎮化、生態文明、對外開放等內容。
據這名學者透露,今年3月份,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還進行過一次調整,將“一帶一路”中涉及對外開放的一些內容也被吸納其中。
有關部門在編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期間,曾要求各省市遞交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三大方面的文件。
上述安徽學者向記者透露,安徽省遞交的一些項目未必能在長江經濟帶規劃中完全體現出來,具體內容還得待發展規劃出臺后才能知曉。未來,省級層面可能會著眼于落實規劃相關內容,不打算再單獨編寫落實規劃了。
據陳耀介紹,一般來說,地方在制定完各自的實施意見之后,還需要提交給發改委,由發改委對意見中的項目和內容進行論證,只有通過論證的項目和內容才會被寫入最終的規劃中。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