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樂山,依然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心向安谷,沿著大渡河水一路徜徉,想用一支筆,一張紙來回憶總結記錄這片土地上創造輝煌的水電五局人。漸漸遠去的 2013年和2014年里,在安谷水電站——五局建設者鏖戰筑壩,一路高歌,一路執著,用智慧和汗水履行著水電人的光榮使命,在大渡河上空唱響一曲奮進激昂的水電贊歌。
2013年4月20日,五局建設者們用智慧和心血在安谷水電站譜寫了一曲鏗鏘有聲的施工新篇,順利完成了尾水渠左堤渡汛目標任務;2014年5月26日,五局建設者再次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比計劃工期提前兩個月順利完成尾水渠樞紐II標主體工程,具備了渡汛和通水條件,為安谷水電站廠房第一臺機組發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10月23日,經過專家組技術檢查和環保督查組現場檢查,國家環保部最終通過了大渡河安谷水電站蓄水階段環保驗收。至此,公司在安谷水電站承擔的最后一個主體土建工程——尾水渠圓滿完成,兩年鏖戰終圓夢。 大干80天 抓好質量促進度 安谷水電站尾水渠全長9450米,五分局承建320米。尾水渠堤身采用砂卵石混凝土面板壩結構設計,主要由右堤、左堤、渠道三部分組成,上口寬151米,底寬91米,平均下挖23米。工程采取分期施工,根據節點控制工期及防洪渡汛技術要求分為兩個趕工階段進行。兩年來,項目部通過調整施工方案、細化施工計劃、調整施工順序、改變作業方式、提高施工強度、增加資源投入等有效措施,確保了尾水渠左堤具備擋水條件和尾水渠具備通水條件。
2014年2月,尾水渠土石方開挖和混凝土澆筑交叉作業,施工進入高峰期。項目部立即啟動“大干80天,抓好質量促進度,確保完成安谷水電站通水發電目標”勞動競賽活動,組織員工加班加點奮戰在施工一線。項目部對工程量采用倒排工期的方式進行分解,制訂了周密的計劃,責任到人,采取了全面開花、點面結合的方式,嚴格控制工程進度;在質量控制上采取了一人一個點,盯倉澆筑,確保工序完整銜接。項目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夜班值班,大家白天盯在現場,晚上回來做施工記錄,趕上工期緊時,多數員工早上6點起床,晚上10點還在施工現場。經過奮戰,項目部于5月完成了尾水渠主體施工任務 ,工程質量、進度滿足了業主和監理的要求。
“技術支持”與“質量保證”
安谷水電站廠壩樞紐II標工程,開挖總量930 萬立方米,主要為尾水渠開挖900萬立方米。施工工期29個月。該標段尾水渠石方開挖共計220萬立方米,石方開挖平均深度為10米,開挖坡比為 1:1.6。工程施工任務重,月均強度50萬立方米。在開挖施工中,面臨兩個關鍵技術難題,一個是抽排水(經常性),另一個是基坑開挖?;A開挖質量要求高,超挖部分要控制在5厘米內,開挖中除了要控制超挖,滲水情況比較嚴重,右堤初露的巖石巖性為粉砂巖,屬于次堅硬巖石,是基坑開挖先期的攔路虎。根據現場實際開挖揭示,巖石出露高程有所提高,基巖面大面積抬高約4米,比渠底底板高程高約7米,導致石方開挖量由原來96萬立方米增加至270萬立方米,最高石方開挖強度由原來32.24萬立方米/月增加至80萬立方米/月。開挖土石分界線大量的抬高,使開挖方量增大且滲水情況嚴重,巖石遇水泥化,造成開挖中道路維護非常困難,施工難度增大。
為解決開挖和排水難題,項目部成立科技攻關小組,由項目經理陳猛親自掛帥,一邊請教局內專家指導,一邊組織技術人員學習取經,在保證石方開挖量進度的情況下,增加相關資源配置,合理規劃排水,及時維護開挖臨時道路。做好開挖邊坡穩定防護,為控制超挖,項目部采用測量人員全程跟蹤開挖設備,做到設備能及時調整誤差,開挖完成后及時驗收,并澆筑混凝土。布設多臺大功率水泵連續24小時抽排,將滲水快速抽至開挖區外。
開挖施工線路較長,出碴運距較遠。為減少石方爆破或機械破碎對作業面施工的影響,提高開挖運輸能力,尾水渠渠內土石方開挖分區由原來的4個區域增加至6個區域。當完成石方開挖后,借助石方開挖運輸道路完成部分右堤混凝土面板澆筑,在澆筑完成的面板位置原每個施工區域重新切換填筑1條下尾水渠施工道路,然后拆除原石方開挖道路占壓段的石方開挖,開挖料通過混凝土運輸道路運輸,混凝土運輸道路4條切換道路6條,保證了施工運輸道路的暢通和開挖效率。
尾水渠內面板砂卵石基礎澆筑厚度30厘米,巖石基礎15厘米。高邊坡作業面陡,卷揚機固定難,是混凝土澆筑的難點,項目部采用深坑固定,在邊坡混凝土襯砌中,項目部從源頭抓起,從原材料控制入手,嚴把質量關,通過調整優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泥水化熱,有效防止了混凝土裂縫,澆筑完成達到強度后,項目部及時布設花管,水泵抽水連續灑水養護,保持混凝土面濕潤,防止開裂。嚴格控制澆筑振搗及二次收面,質檢人員全程盯倉監控,通過溫度控制,振搗、養護工藝控制,保證了混凝土質量。
技術創新 砥礪前行
“工期和節點目標這根弦一直緊緊的繃著,絲毫不敢放松。項目施工不是用天來計算的,而是精確到時,始終在與時間賽跑,”項目經理陳猛深有感觸。“沒有技術創新和施工方案的優化,施工目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在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使用上,膽子要大,思維要新,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敢創新”。總工對施工技術方案優化記憶憂新。
在安谷尾水渠的施工中,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化依然是重中之重??萍紕撔虏粌H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更改變著施工生產的方式方法。由于施工區域附近有居民安置點,防滲墻等重要建筑物,如采用傳統的爆破進行石方開挖,單段裝藥量應控制在18公斤以下。這一限制造成每層爆破深度不超過3米,每4個爆孔需采用毫秒雷管進行分段,在降低生產效率的同時增加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石方開挖方量增大,為確保開挖進度,爆破作業強度遠遠達不到進度要求,而且由于開挖渣料運輸必須通過尾水渠右堤1號施工道路運輸,如果增加爆破作業面會造成對其他作業面渣料運輸干擾及周邊居民的形成安全隱患。
項目部制定多套施工方案優中選優,技術部門合理編制月計劃,現場調度想方設法增加施工面,項目班子積極探索,超前考慮,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與時間賽跑。項目部大膽借鑒和創新,很快改變施工工藝,采用D11強力松土器進行開挖并在渠內多個作業面同時進行施工,邊坡處開挖采用小型PC400強力松土器進行開挖削坡,減少尾水渠底板、面板超挖,減少混凝土回填量,保證開挖強度,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進度。
強力松土器進行石方施工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工藝,該工藝主要運用于公路路基的開挖。但在水工建筑物基礎開挖方面應用相對較少,采用強力松土器較傳統爆破工藝來講具有施工不受時段限制,避免了爆破振動波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減少對周邊人群的干擾,避免出現糾紛,安全風險小,生產效率高,成本低。項目部在改變施工工藝后,強力松土器D11每小時工作效率約為600平方米,深度約為1米。開挖強度63萬立方米/月,采用爆破開挖強度僅為27萬立方米/月,新技術工藝的大膽借鑒和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石方開挖進度。在打開開挖作業面的同時,項目部整裝待發,挖、裝、運等大型設備100多臺套齊出動,從開挖、出料、裝車每個環節嚴格控制,縮短循環時間,一時間工地上車水馬龍,車輛日夜穿梭,工程施工高峰期配置600人,機械的長龍構成一幅雄偉壯觀的畫面,創造了月混凝土澆筑2萬多立方米,石方開挖70多萬立方米的好成績。
一路艱辛一路歌。闖關鏖戰的五局人,信心寫在臉上,邁出的每一步都穩健、踏實。在五分局安谷項目廣大員工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5月26日,提前兩個月順利完成了尾水渠樞紐II標主體工程,為尾水渠的修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五局這支堅守在安谷水電站的建設隊伍,真正的是用良好的科學施策能力、全局把握能力、風險預判能力和技術控制能力,贏得了企業的信譽和榮譽。
平凡的歌者——五局人
每一座電站的建成,都要凝聚著無數水電人的心血;任何一個成績的取得,都要以艱辛的付出作為代價。安谷電站五分局廣大員工立足崗位做貢獻,不分晝夜,連續作戰,頑強拼搏奮戰在施工一線。兩年來,沒有太多的語言,只有躬身鋤禾、汗流浹背。只有默默地去做那些為目標夢想而踏石成印的樸實勞動,奮斗拼搏之外還是拼搏奮斗。
今年25歲的張勇強,是個樂觀開朗的小伙子,瘦瘦黑黑,2011年參加工作后進入安谷項目水電隊,說起大干期間最辛苦最可敬的是誰?項目部說的最多的是水電隊,提的最多的是張勇強。大干期間,排水工作是施工的一大困難,白天到黑夜,在施工現場,經常要面對抽水過程中出現的突發問題,水壓導致膠管爆裂、底閥被泥沙堵住、水泵軸承損壞,換水泵、換底閥、抬軸承,小伙子與水電隊友并肩作戰,任勞任怨。日落西下,余暉灑在營地門口,看到他頭頂紅色的安全帽、肩挎說不清顏色是綠還是灰的小包,在嘈雜的環境中專注于自已的工作,用實實在在的付出擔負著自已的一份責任。
80后的安全部主任郭計清,戴一副邊框眼鏡,面對嚴峻的施工任務,安全是保證順利施工的前提,他身上的擔子也是不小的。站在羅安大橋一角,他指著前方的大壩說:“看看,只要肯于苦熬心血和揮灑汗水,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處理不了的問題。如果你不來到這里,看到的將只會是我們光鮮耀眼的成績,因為建設者的心血是澆筑在生產上,汗水滴灑在砂石上,心血和汗水是我們經歷的過程,這才是最為珍貴的”。
調度室主任李兵。渡汛搶工期間,晚上想睡個囫圇覺真是個奢望。多數時候他需要半夜爬起來,到現場巡視施工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無論怎樣的惡劣環境都無法影響他的干勁,憑著堅定的信念和一腔赤誠的奉獻精神,他頑強地追求著自己的事業。
每個人都行走在“經歷”這兩個字之間,經歷著春的萌芽,經歷著夏的火熱,經歷著秋的收獲,經歷著冬的嚴寒。在歲月的長河里,人生經歷著陽光,也經歷著風雪。安谷項目部的建設者們經歷著平凡,卻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猶如動聽的音符,跳躍在奉獻的樂章上,譜寫著不平凡的自己,用穩健的腳步,行走在安谷水電站建設之地,如花綻放,一路芬芳。
回眸安谷水電站建設,心中百感交集,結緣大渡河,是我們的幸運;開發大渡河,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相信,安谷水電站以他氣勢恢弘的身姿展現在世人面前時,將成為樂山這片土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這片熱土的繁榮和富足再譜華美樂章。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