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承 翟 超
有一種堅守叫執著,有一種精神叫奉獻。
當你置身方圓300公里無人區,面對蒼茫戈壁的時候,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你會以什么樣的姿態去完成一項史無前例的艱巨使命?公司京新項目部的建設者們用錚錚鐵骨和超乎尋常的行動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戈壁施工
亮劍大西北
2015年1月2日,中交集團成功中標京新高速公路臨河至白疙瘩段(阿拉善盟境內)LBAMSG—3標段,這條全長930公里、總投資370億元的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中的第六條放射線北京至烏魯木齊的一部分,也是內蒙古高速公路網“8橫9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連接內蒙古西北部、甘肅北部和新疆最為便捷的大通道。
這項工程建成后,將對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內蒙古自治區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向北開放戰略進程,推進內蒙古及新疆跨越式發展,鞏固邊防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對于公司而言,建設這條迄今為止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交通單體項目,也為開發西北市場、展示航三實力贏得了重要契機。
2015年1月8日,一聲令下,新組建的京新項目部按著中交集團的統一部署,義無反顧穿越大漠荒煙,開赴西北邊陲,在茫茫戈壁灘上展開了亮劍行動!
水穩層施工
萬事開頭難
項目部承建的京新高速公路臨白三標段第十分部工程為全線最西端,全長約37公里,位于內蒙古西北部的額濟納旗,這里常年干旱少水,春天沙塵肆虐,夏季天干物燥,其北部千里戈壁沙漠幾乎是生命禁區,絕大部分土地寸草不生。當“打前站”的項目部幾個主要領導來到這里的時候,眼前的景象令他們始料未及,項目經理劉景軍用最簡捷的話語概括了剛進戈壁灘時的情境:“這里無水無電無通訊信號,沒吃沒喝沒住的地方。”
“找樁號”是他們遇到的第一難。所謂“找樁號”,就是找到自己項目部的施工段,在一眼望不到邊的荒沙大漠里尋找二十公分高的木樁,無異于大海撈針。到了額濟納旗的第二天,劉景軍和書記李廣清、副經理李強一路打聽,“摸”了一天,好不容易看到一所邊防檢查站,但沒有通行證卻不讓進去。天色已晚,車里的油也不多了,再加上一天沒吃東西,人困馬乏,他們只好往回折返。次日,他們辦好通行證,又在當地雇了一個向導,再次橫穿無人區,有道走道,沒道穿大漠,前后折騰了三天,終于摸到了寫有“K860”樁號的十分部施工段。“這里就是咱的安身之處了!”雖然一身疲憊,但幾個人仍很激動。
之后,他們就在附近的一座石礦找了幾間空房子作為臨時棲身之所,馬不停蹄展開前期籌備工作。路況不熟,又沒任何標記,一到天黑就容易迷路。開始往里進設備和測量人員的時候,一輛自卸車在行進途中陷進沙坑,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電話沒信號的荒灘野外,一隊人馬在零下20多度氣溫下凍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挖掘機、裝載機上來才把車拖出來繼續前進,他們在大漠中餓了兩天!接著,發電機也運到了現場,有了電他們才吃上一口熱乎飯。
這時,業主要求一個月內修出施工便道,春節后必須具備駐點施工條件。測量人員立即行動,他們冒著刺骨寒風,背著儀器在沙漠中艱難跋涉。10米一個斷面、2米一個點地勘測,37公里長的線路,雙幅折返就是70多公里,期間還要爬過若干陡峭的土山,最高的有17米之高。由于補給困難,吃的不好,測量人員體力不支,經常摔倒在戈壁灘上。即使這樣,他們仍以頑強的意志爬溝過坎,以每天6公里的測速向目標挺進,終于在農歷小年前完成了全部測放點。4月初,施工便道已具備通行條件,臨建基本完成,試驗室也已建好,項目部具備了開工條件!
項目部住地
鏖戰戈壁灘
4月20日,準備就緒,隨著試驗段完工,項目部五個工區陸續破土動工。從此,隆隆的機械聲和震天的勞動號子便驚醒了沉睡的戈壁荒灘!
然而,沖鋒的腳步卻一波三折!由于項目部施工段處于中交管段末端,施工手續涉及部門多,批復緩慢滯后,項目部只好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催辦手續。
此時,林業部門又出來“擋路”,說取土場破壞了他們的林地。大家一愣,“這方圓幾百公里都是沙灘戈壁,哪有樹林啊?”“那不是樹嗎?”大家往地上一看,只見幾公分或十幾公分高的零星小草,這也算樹?大家莫名其妙。“別看這10公分的小樹不起眼,他們可是長了50年到60年才長這么高,給破壞了我們是不答應的!”沒辦法,只好按著他們劃定的“紅線”另尋取土場。
與此同時,由于路況差,材料、設備運進難、進場慢,再加條件差、生活苦,分包隊伍許多員工干幾天就跑了,一直到5月10日,才正式展開大面積施工。這時,施工進度與其他分部比已經處于下游,中交總包部下了“最后通牒”:進度再趕不上去,就把十分部工程分給其他分部來干!更有人放出風涼話:“到底是干水工的,干公路恐怕不行。”
面對嚴峻的形勢,項目部上下都憋著一股勁。從海上走來的筑港人闖過了無數大風大浪,吃苦耐勞一點不比別人差,能就此服輸嗎?“同等條件,同臺競技,別人能做到的,咱們同樣也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公司副總經理周華在現場動員會上斬釘截鐵地說道。
立刻,一場絕處求生的施工大會戰打響了!劉景軍給五個工區下了“鐵命令”:“加大設備和人員投入,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搶工期!”定計劃、定指標、嚴考核,調整作業時間,24小時歇人不歇機連續施工;領導干部輪流盯班,技術、測量人員現場盯守……整個分部最多時投入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裝載機、自卸車等機械二百多臺,500余名施工人員分布在37公里線路上冒著大風沙塵日夜拼搶。“知恥而后勇,進度上不去就是我們的失職!”那些時日,李強眼熬紅了,嘴上起滿泡,但他不下火線,一直靠前指揮。
為了加快進度,項目部同時動用6臺壓路機在一個碾壓作業面跟進,調集8臺挖掘機共同攻克一個山頭,相鄰的九分部四公局經理看到這一幕打趣說:“難道你們的路面比我們的寬、山頭比我們的高嗎?嚇倒我們的目的,你們達到了!”
一個月的鏖戰,落后的進度終于被搶了上來。5月20日之前總填方量僅38萬方,而其后一個月的會戰就完成填方180萬方。至6月末,施工進度在中交管段首次領先!而后,項目部兩次奪得流動紅旗,榮獲業主、監理單位通報表彰,在業主6月份的綜合考評中,項目部又喜獲第一名好成績。“這是我們進場以后取得的最好結果,所有辛苦、努力都沒有白費!”劉景軍說。
揮汗苦干,浴血前行。項目部乘勝再出擊,到7月20日,路基、涵洞全部完成;水穩層鋪設緊鑼密鼓,四個水穩站同時啟動,四個工作面同時攤鋪,以提前兩天完成水穩試驗段鋪設的佳績,獲得了中交總包部高度贊譽,航三人在同臺競技中又一次勇領風騷!
大漠黃沙,茫茫戈壁,難阻建設者的腳步。他們,依然在奮進、在前行……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