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地處黃河腹地,沃野千里,西依鄭州,東接開封,正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向“鄭汴一體化”的生態中樞和”中原城市群”的產業引擎勇進。近年來,這座因官渡之戰而成名的縣城,勾畫了”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努力解決縣城交通擁堵局面”的藍圖。
2013 年4 月27 日,河南省中牟縣政府筑巢引鳳,中國水電路橋公司盼落良木,政企攜手播下了暢通中牟的種子,這顆種子就是“中牟綠博文化產業園區BT項目框架協議”。中牟綠博文化產業園區位于中牟萬三路以東、豫興大道以南、廣惠街以西、賈魯河以北,規劃面積36 平方公里,規劃人口36.5 萬人,是鄭汴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功能定位立足中原經濟區,結合鄭州市地方特色,形成以文化創意、商業商務辦公、休閑旅游業為主導產業,功能復合、生態宜居、高效集約的新型城市組團。區內道路規劃建設“六橫四縱”10 條主干道,“八橫四縱”12 條次干道;綠化水系規劃建設形成“四心多點、水綠相間”的綠地結構。
自2013 年6月至今,水電五局有幸,一分局有幸,承建了中牟縣7 條市政道路工程,其中,錦榮路和解放路為投標競爭性項目;風云路、和風路、富康路、廣惠街、緯四路等5 條道路為BT 模式項目。工程全長近20 公里,合同總價5.9 億元。
快速轉變觀念適應市政模式是工程成敗的關鍵
2013 年7 月8 日,一分局組織精兵強將進駐“一肩挑兩市、一路通三城”的中牟,拉開了“暢通中牟”市政工程建設的序幕。
“中牟項目群由投標類競爭性項目和BT 模式建設投資項目組成,涉及汽車、綠博兩個園區的道路建設。工程包括城區道路改造及水系治理等多種工程建設項目,子項目眾多,施工內容瑣碎,工程覆蓋區域廣,工序錯綜復雜,涉及眾多業主、監理、設計及地方部門,各種關系錯綜繁雜,施工干擾大,對現場管理、質量工藝控制要求極高。”一分局中牟項目年輕的少帥黃寧冷靜地分析著這錯綜復雜的工程,”這是一分局首次承建的市政工程項目,從傳統水電施工到市政工程建設,如果不能快速轉變觀念,適應市政工程短平快的施工節奏,只有死路一條。”項目部班子成員大會小會不停地講,反復地給員工們灌輸著轉變觀念、轉型發展的理念。
“等靠”是征地拆遷的大忌——中牟項目群基本處于老城區,在老城區進行施工,最困難的就是征地拆遷工作,地面上涉及各類建筑物的征拆、地面下涉及各類管網的遷
改,錯綜復雜的施工環境成為這支年輕的隊伍面臨的首個難題。怎么辦鑰等著地方政府解決征地問題,工期目標無法保障,必須主動出擊,快速解決征拆問題,打開工作場面,才能在工程施工中搶得先機。中牟項目部清醒地抓住問題的核心,不等不靠,項目部幾名班子成員各自”承包”一條道路,現場解決征拆及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緯四路施工中,要從后李、甲莊、劉巧三個村莊穿過,有一戶住宅半個院子壓在施工主線上,經過無數次的協調,曉以大義,村民才同意拆掉半個院子,使施工得以正常進行。在穿過甲莊村的施工路段,僅240米的距離被一堆建筑垃圾、兩戶房屋分隔成了三段,這段施工征拆問題遲遲不能解決,項目部在幾百米的路段上能干幾米干幾米,全力推進工程施工......在項目經理的辦公室里,張貼著一幅長長的勾畫著各種顏色標識的線路圖,圖上詳細地標注著工程建設進展,征地拆遷難點。無數個日升日落,項目部員工們以征遷為重心,無怨無悔,經歷了無數委曲和責難,艱難地推進工程建設,向中牟市民交出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日事日畢,每一天都非常關鍵——市政工程一條路的施工期就幾個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工期不能保證就會被淘汰”,在水電戰線奮戰近30 年的項目部書記王金平深有體會。在水電工地,只要不是搶渡汛搶截流的關鍵時期,當天的任務略有滯后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在隨后的施工中很快就能追趕起來。但是在市政工程建設中,從地下管線施工到地面瀝青混凝土鋪設,每一項資料的收集、整理、簽認都不能涉后,從外部施工到內業資料,每一道工序都須環環緊扣,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下一環節的施工進度。中牟項目部廣大員工自工程開工伊始就處于高壓狀態,每一天的工作都必須當天完成,加班成了家常便飯,白天在工地跑一天,晚上在辦公室挑燈夜戰加班整理資料。工程部李輝、工區長,豹、石立光、質量部趙新、機電物資部郭亮等全是剛上班四、五年的新員工,他們戲謔地說,”我們現在都已經沒有了時間觀念。”是的,他們已經沒有了上下班的時間觀念,但是工程建設的時間觀念卻越來越強,每一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稍有懈怠便會滿盤皆輸。一人強不算強,團隊強才真強——市政工程建設已經徹底打破了崗位界限,短平快的施工節奏讓項目部的員工沒有時間去計較”你的事”、”我的事”,團隊的力量在這里被放大到最大化。在施工現場每天都有數十臺機械設備,數百人在各道工序進行著繁忙的施工,現場突發的問題,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盡職地去糾正。中牟縣地質多為沉積巖為黃河沖積物和洪積物,結構松散,在溝槽開挖中邊坡經常發生垮塌,為了保證溝槽下施工人員的安全,在邊坡上方的施工人員隨時關注著邊坡的動向。在廣惠街施工中,有員工發現邊坡有松動的跡象,立即通知下方施工人員撤離。施工人員剛剛撤離邊坡就塌了下去,渣土擦著最后離開的人員的腳后跟落下,有驚無險地避免了一場事故。這樣的例子在中牟項目部不勝枚舉。正是項目部員工們的責任感和團隊意識,保障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市政工程建設是一個考場,考驗著項目部的生產組織、現場管理、資源配置的管理能力,對于外協隊伍管理,項目部一改過去”我是來管人的,干得好不好與我無關”的陋習,對外協隊伍深入地介入管理,幫助他們提升施工能力,填補協作隊伍的管理空缺,相互尊重,一起吃住,一起開會,一起工作,加深雙方的理解和磨合,真成將項目部的各種力量擰成一股繩,向著即定的目標共同前進。
精細化技術管理是工程建設質量的核心保障
中牟縣解放路道路工程污水工程共有各類沉井32 座,沉井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沉井施工之初,項目部技術人員對終沉到位后的井位進行了檢查,取樣了85 個點合格率僅78.8%,為了控制沉井施工質量,項目部成立了筒體沉井下沉質量控制QC 小組,對沉井施工進行了專項研究。項目部技術人員對沉井下沉施工過程中人、機、料、法、環、測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筒體的垂直度、水平高差、下沉速度、沉井重心等都會引起筒體在下沉的過程中傾斜,若傾斜未及時糾正則終沉到位后筒體會出現偏移現象,對終沉后的沉井質量有直接影響,終沉后沉井合格率無法保障。解放路沿線地質較條件為復雜,大部分地段為建筑聚集區。筒體下沉時遇到一邊為舊建筑地基及建渣,一邊為松散砂土的現象,為確保下沉均勻,項目部員工采用先開挖沉井中間的土層
50厘米高,然后再分段開挖刃腳下舊建筑地基及建渣,挖完后及時用砂土夯實,待其他幾段掏空回填后再對稱均勻開挖沉井四周土方,這樣保證了沉井刃腳下土的地基承載力大致相等,使之均勻下沉。經過實測,解放路舊建筑地基及建渣層下沉過程中,刃腳水平高差最大值為85毫米,滿足了沉井下沉施工驗收規范要求。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開挖質量,項目部購置了高清數字攝像頭和小型液晶顯示屏后分別安裝在挖掘機小臂上和操作室內,操作手在駕駛室可以清晰看見井筒內的所有情況,及時采取糾偏措施,在過程中控制沉井施工質量。2014年8月,QC小組成員對解放路沉井下沉質量進行了檢查,這次共檢查了148 點,合格136點,合格率達到了91.9%。
中牟縣解放路、錦榮路位于縣城鬧市區,屬于城市舊道改造工程,道路兩側居民房屋林立,而且解放路是中牟縣的集水區,以官渡大街為界,以北的水往北流,以南的水往南流,原管線為雨污水管合流,新的管線設計為雨污水分流。狹窄的道路,緊貼的民居,管道線槽開挖放坡困難,加之施工期間原有管線必須正常使用,道路穿城而過進行無法封閉施工,造成新管線施工難上加難。為了使工程建設快速安全進行,項目部經過多次商討研究,決定采用占地少,開挖量少,在城市施工中節省地方,對周邊居民生活干擾少的機械頂管施工工藝。頂管結束一段必須進行閉水試驗,避免水管漏水掏沖造成地質沉降,影響路面施工質量。在錦榮路頂管施工
中,有一段閉水試驗項目部反復做了四、五次,施工人員在狹小的空間內反復進出,對承插口防水多次處理,歷時13天才最終實現閉水。中牟項目部用精湛的施工工藝,強烈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向中牟縣人民交上了一份放心工程。
首個大型人行下穿隧道成為中牟縣的一道地下風景
中牟縣解放路道路工程共有4個地下人行通道,分別為解放路-東風路地下人行通道、解放路-牟春路地下人行通道、解放路-靈風路地下人行通道、解放路-愛鄉路地下人行通道。其中,解放路-東風路地下人行通道為環形通道,通道凈寬8 米,在每個方向各設兩個凈寬5米的出入口,出入口布置在非機動車道外側,共設8個出入口,并分別在交叉口4個地塊各預留1個6米的通道分別與地下商業相連。這是公司市政工程建設史上首個最復雜的人行下穿隧道。
該通道主體采用鋼筋混凝土箱涵結構,出入口采用塢式結構,主通道結構凈尺寸8 米伊3.2 米,出入口凈寬5 米,裝飾后保證凈高不小于2.8 米,共分為37個節段。
在工程施工之初,項目部技術人員按照地下人行通道平面位置圖對通道輪廓線進行放樣,確定通道的平面位置,并對通道附近的自來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氣管道、電力線桿、通訊線桿等影響因素進行逐一統計。在施工過程中,既要保證解放路正常通行,又要保證下穿隧道的施工,為此,項目部根據通道東、西、南、北的四側地形、地貌及通道施工縫的劃分情況,將該路段分期進行施工,從解放路的西北側開始進行打圍施工,依次向東北側、西南側過渡,多次轉換保通道路。道路封閉完成后,將施工范圍內雨、污管雨水箅子撬除,觀察雨、污合流管的水位情況,然后采用明溝與雙壁波紋管配合將污水導至圍擋外進行導流。導流結束后,進行通道基坑開挖、箱涵底板、邊墻頂板混凝土澆筑施工。地下人行通道一期施工完成后,將箱涵涵背以及涵頂進行回填、碾壓形成毛路轉換保通道路,然后進行人行下穿隧道二期施工。
下穿通道位于道路的最底端,為了避免在通道投入使用后成為”水簾洞”、”集水坑”,通道的防水施工尤為重要,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將通道防水采用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和外防水相結合的方式,在自防水混凝土中摻入聚合物纖維膨脹劑增加強水效果,外防水采用在混凝土表面外貼2層3毫米厚復合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在變形縫處采用橡膠止水帶止水。
走在裝飾一新的環形地下人行通道內,燈光明亮,淺黃色的瓷磚倒影著人影,清脆的腳步聲在空曠的隧道內回響,轉角處的8 個通道拾階而上,明亮的彩剛瓦為頂通向地面各個方向,這里已經成了中牟縣一道亮麗的地下風景線。
2015年10月15日,在集團路橋鄭州中牟項目總包部召開了”展央企形象,樹路橋品牌”大干120天勞動競賽表彰大會。一分局中牟項目部獲總包部勞動競賽”優勝單位”稱號,獲100萬元獎勵,項目經理黃寧獲特等獎。10月27日,鄭州中牟縣解放路道路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驗收組一致認為此項工程符合設計標準、滿足驗收規范要求,施工質量合格、竣工資料基本齊全,外觀評定和實測結果均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工程建設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業主的一致認可。中牟項目部建設者向中牟縣人民獻上了一份”暢通中牟”的精美禮物。
截止目前,一分局中牟項目部承建的鄭州中牟新建工程位于中牟縣汽車產業集聚區境內的7 條公路,解放路工程已通過驗收;風云路、富康路、緯四路、和風路、廣惠街等公路工程履約受控,進展順利。
道路不斷延伸,他們的足跡,踏過的是荊棘,留下的是美麗,速度和夢想一起提升,激情的汗花兒彈撥成音符,盛開著車輪滾滾的思緒......
暢通中牟,有鳳來儀。(張利 葉梅)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