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重要的一部分,從根本上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的現狀,巧妙地避開了地上狹小空間,以其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單小時內運送 3-6萬人的運載量,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出行的一種綠色、環保、節能、高效、快捷的出行方式。它成為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必然要求,是城市交通發展的最佳選擇,也是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2011年12月,深圳市政府啟動了深圳地鐵三期工程,旨在加快深圳地鐵建設,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深圳地鐵作為深圳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日均客流量達約320萬人次,約占深圳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四分之一,構成深圳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同時,地鐵也極大推動了深圳市關內外一體化進程。2007年申辦大運會以來,深圳地鐵網絡快速擴展。以客運量計算,深圳地鐵是中國第四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深圳原有 5條地鐵運營線路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交通需求。為此深圳市政府啟動了深圳地鐵三期工程,旨在加快深圳地鐵建設,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三期工程包括7、 9、11號線。2012年5月,中國電建集團中標承建深圳地鐵7號線,其中7號線7305標和7304-1標由水電四局承擔施工。7305標因施工區域內有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而頗為引人注目。
全國地鐵看深圳,深圳地鐵看華強北
承擔深圳地鐵7號線7305、7304-1兩個標段的施工任務,這是水電四局在轉型期內確定了調整業務結構,擴大業務范圍,積極開拓新領域的發展思路之后,涉足的第一個地鐵建設項目,對于水電四局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深山峽谷走向繁華都市,從水電領域走向城市軌道交通,深圳地鐵建設的一小步對于水電四局來說就是邁向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一大步,任務艱巨,使命光榮!
其中7305標因施工區域內有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而頗為引人注目。
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第一街,國內IT產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截止2006年8月,華強北商業和服務業網點總數達1444家,經營面積206.4萬平方米,節假日人流量達70萬人次,平時日均客流量50萬人次以上,從業人員近20萬,年銷售額360億元左右。華強北商業圈已經成為深圳目前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商業區,作為深圳商業形象的代表,華強北商業圈的繁榮發展不僅拉動了深圳市的經濟提升,而且還為周邊地區創造了數十萬的工作崗位。
在地鐵施工行業里,有句話叫:“全國地鐵看深圳,深圳地鐵看華強北。”這足以看出在近900米的繁華街道上,地鐵施工的難度和分量。在深圳地鐵7號線的規劃中,水電四局承擔建設的華強北商業圈地鐵建設區域將規劃設置3個地鐵站點,其中包含兩個地鐵換乘站——華強北站與華新站。華強北商業圈地鐵建成后在南起深南大道,北至7號線華新站南端的區域,將形成一個三層高,總建筑面積達70530平方米的立體式地下商業空間。待7號線建成后,華強北片區將星羅棋布6個地鐵車站。該地下商業街集納地鐵換乘、集散及市政過街主要功能,由地鐵串起互聯互通的地下商業網。7號線地鐵建設對華強北片區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規劃、改造和升級,將大大拓展華強北商業圈的發展空間,同時提升商業區的產業類型,實現轉型發展(從電子產業更多地轉向餐飲、服裝等產業),并且將會有效緩解華強北商業圈的交通堵塞情況,改造此地交通環境。同時,隨著7號線華強北商業圈地鐵的建設完工,未來華強北片區的功能定位也會從以銷售電子、通訊產品為主的電子交易中心變為具有全國最具影響力、輻射海內外的高端電子信息服務、展示和交易中心、多元業態混合的高品質商業中心和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兼有商務辦公、居住等功能的城市綜合型片區。
水電四局承擔建設的華強北片區地處華強北商業圈核心地段,社會關注度高,文明施工要求高,施工風險大。在施工期間既要保持華強的北商業持續繁榮,還要盡量減小施工對周邊商戶的影響,在施工中做到“不擾民、不被民擾”還要確保工期可控,施工難度可想而知。在以前從沒涉足過的領域施工,再加上深圳市政府對工程建設的高標準、嚴要求,水電四局深圳地鐵7號線項目建設指揮部將如何出招?
直面困難 砥礪前行
初次涉足地鐵建設,擺在四局人眼前的困難重重。但是有困難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好的工程碩果。水電四局要以實際行動展示高原水電人“特別講大局,特別講團結,特別講實干,特別講創新,特別講貢獻”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精神抓落實;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以“坐不住”的責任感,賽速度、賽效率,確保各個工程節點目標的順利實現,攻堅克難,筑夢鵬城,亮劍華強北。
地鐵施工中難度最大的一項工作就是對外協調。并且對外協調貫穿整個地鐵施工全過程。施工前期要同國土局、水務局、供電局、街道辦等政府部門對接,辦理用地、用水、用電等各種手續,協調同周邊居民、小區、商戶關系;施工過程中要處理好因地鐵施工給周邊商戶帶來的困難和對行人出行帶來的不便。為了保證地鐵沿線房屋安全,給工程施工提供依據,協調人員不分白天黑夜,同商戶進行協調,一次、兩次、三次……直至商戶理解為止,經過不懈努力大部分商戶都愿意配合。指揮部分管協調工作的紀工委書記李群總愛講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有決心,什么事情都能辦得到。”在對外協調工作中,也是他帶領著一群西北漢子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跑商戶、跑社區、跑國土局、水務局、供電局、街道辦,協調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為工程順利開展創造了和諧的外部環境。
前期非BT工程(主要包括管線遷改、交通疏解、綠化遷移)對整個項目總工期的影響非常大,前期工程進度滯后直接影響到后續的圍護結構施工和主體施工。在前期工程中,中管錢遷改是制約工期的第一塊硬骨頭。深圳特區發展了30年,華強北由一個工業園區演變為一個商業區,樓房林立,地下管線眾多,華強北地下管線涉及產權單位20家之多。通訊管線(移動、聯通、電信、軍用、CATV光纜)等達16萬條之多,電力管線累計長約20公里,除此之外還有天然氣管、供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等,。指揮部得到的圖紙與實際管線位置大多不符,為了保障通訊、供水、天然氣等管線暢通,保持市民的正常生活,水電四局積極同產權單位對接、溝通,安排專人協助產權單位制定管線遷改方案,協助管線遷改,在施工中對暫時不能遷移的管線,采取了撥移、懸吊、一槽兩籠、一槽三籠的辦法進行施工,也就是把大的工作面切割成小的工作面進行施工,這大大地增加了施工難度。
深圳是一座生態園林城市,全市總面積近1/2的土地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范圍,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04%,近年來曾被國際有關組織和中國政府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并榮獲“中國保護臭氧層貢獻獎特別金獎”。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一片蔥蔥郁郁的綠色。“來了就是深圳人”,既然深圳用她海納百川的胸懷接納了來自祖國西北方的四局人,四局人也要把它當成自己的家鄉,珍惜她,愛護她。“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里的一草一木我們也要照顧好。”四局人是這樣對待深圳的一草一木的。
在前期施工過程中,綠化遷移是影響主體施工的關鍵問題之一。為了加快綠化遷移速度,使主體施工早日開工,指揮部對外協調工作人員積極同市綠化處、綠化遷移單位對接、聯系、協調辦理各種報批手續,并在遷移樹木之前對每棵樹都進行了品種登記造冊,詳細記錄每棵樹的年齡(樹齡)、名字(品種)還有身高(樹長和樹的直徑)并標明遷出地和遷入地,這被整個指揮部管理人員津津樂道為“上戶口”,目的是確保每顆“樹寶寶”知道自己從哪兒來,到哪去,順利遷入新家。經過指揮部全體上下的不懈努力,成功遷移喬木1800多棵、灌木近千叢。
高標準,嚴管理,打造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誠信工地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水電四局決定要在這里創造出“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誠信工地”。
2013年4月28日,在深圳地鐵集團舉辦的“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誠信工地”的授牌儀式上,華強北施工片區被授予“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誠信工地”爭創單位,這也是集團7號線施工單位的唯一一個授牌施工片區;2014年上半年,華強北施工片區被深圳市評為“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優良工地”(即市優);2014年12月20日,華強北施工片區順利通過“廣東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和“廣東省AA級標準化誠信工地”評選初審。
為將華強北片區打造成“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誠信工地”,指揮部成立了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指揮長曲利親自主持策劃“華強北文明施工規范”,編制“華強北文明施工手冊”,制定了《文明施工管理辦法》、《文明施工考核辦法》、《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施工工地申報管理辦法》,以指導項目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工作。
從開工前到施工正式施工中,指揮部積極與華強北街道辦、福田區城改辦、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進行商討,大到設計方案、工程籌劃、施工工法以及文明施工,小到圍擋尺寸和工人著裝等細節,指揮部充分考慮到華強北周邊商家的利益,換位思考,想商家之所想,急商家之所急,并且將此理念真正融入到工程建設各項工作當中。
為降低地鐵施工對周邊商業環境的影響,指揮部將圍擋方案優化為兩期施工,減小施工難度 、降低施工成本以及為商家、市民提供最大的空間;在施工方法上,為盡早釋放圍擋占用空間,車站主體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先施工車站頂板,然后將圍擋后撤,釋放更寬的人行空間,同時這種工法也減少了主體施工期間的噪音污染和粉塵污染。
為了保持華強北商業街環境整潔,保持華強北商業氛圍,指揮部在施工過程中始終將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各級組織機構,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壓噪音、抑揚塵、絕泥水、靚圍擋”為文明施工總體思路,在施工中盡量減小震動、噪音、粉塵等對商戶的影響,做到施工中不擾民。“壓噪音”是通過對打樁機制動部位進行小革新、小改造,加裝防護隔音棚,有效降低噪音;“抑揚塵”是通過將鋼筋加工作業區設置在可移動的防護棚內,出渣池設置在可移動密閉防護棚內,雨天防止污水橫流、夏天防止塵土飛揚;“絕泥水”是在施工區域內對路面有專人負責清潔、保潔工作,出渣機械設備通過“一洗二吹三檢查四放行”四道防線方可駛出圍擋,保證市政道路的清潔;施工產生的泥漿經泥渣分離器處理后變成較干燥的渣土和干凈的泥漿,渣土可直接外運,而泥漿則可重復循環利用;施工廢水經三級沉淀池沉淀變成較清澈的水排入市政管網;“靚圍擋”是將所有臨街施工圍擋,交由華強北街道辦協調商家做戶外廣告,增加商業氛圍,保證華強北的繁榮可持續發展,同時為了保證圍擋的靚麗,安排專人對圍擋污漬、小廣告等進行清潔。為最大限度的弱化施工對華強北商業氛圍的影響。施工人員離開工作面時,將鞋上的污泥(泥水)經洗鞋臺沖洗干凈,進入更衣室,將工裝、安全帽換下,著便裝穿行于華強北。
2013年,深圳市多家媒體連續兩次來到華強北施工片區,了解華強北片區安全文明施工、生產進度以及施工單位為保證華強北可持續繁榮發展所采取的措施,并用手中的鏡頭和筆記錄了華強北的華美蛻變;2014年,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兩次到華強北施工現場調研工程建設進展情況,高度贊揚了水電四局深圳地鐵7 號線項目建設指揮部在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方面所做的工作。
安全為天,打造深圳質量,實現品質交通
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指揮部樹立了安全為天的施工理念,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原則,認真落實指揮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強化三級入場教育,班前五分鐘安全交底會,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強化現場安全監督,規范現場施工操作規程,杜絕、糾正習慣性違章作業。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每周準時召開安全生產周例會,對一周以來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工作總結、分析,認真查漏補缺。對各標段及各分部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處置措施,并由安質環保部隨時組織專人進行檢查督促。在安全質量管理方面,每周進行周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大檢查,對存在問題以通報的形式下發各分部,各分部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落實。對重大危險源做好動態管理,定期開展危險源辨識、評價,制定危險源整改控制措施。
為加強管理人員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邀請現任鐵道部廣深港客運專線特聘盾構專家,深圳天建集團博士后工作站導師委員會委員張自泰教授、石家莊鐵路學院郭京波教授等有關專家、教授,對地鐵施工工法、施工難點、重點問題進行講解、培訓。同時,指揮部還多次召開安全專題會、觀看安全教育警示片、大力開展安全月活動,營造了“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的氛圍,使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更加深入人心。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產品的質量是保證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產品的質量影響著企業在市場上的口碑,決定著企業的品牌效應。 面對新型軌道交通項目,指揮部始終以“科學管理 精心施工 過程受控 顧客滿意 持續改進 質量一流”為質量方針,以“精工良建 品臻致遠”的施工理念,堅持高標準、高起點,打造深圳質量,實現品質交通,對質量工作采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以“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總結”的原則進行施工,做到源頭把關,樣板引路,過程控制,持續改進,建精品工程。為了確保各項工序質量過程可控,指揮部成立了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對各級人員的質量崗位職責進行了明確,并編制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以及質量控制手冊。
在每項工程開工前均編制專項方案及作業指導書,在現場進行技術交底,在專項施工工作前,指揮部對參建人員進行質量交底,對驗收程序、質量控制要求、施工中的難點進行說明,保證施工質量。使每一個施工人員均能熟悉和掌握過程控制要點、工藝等;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檢一驗”制度,有效落實各崗位職責,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實施質量崗位責任制,做到“質量管理,人人有責”;另外,指揮部實行首件驗收制,在各分項、專項施工時,實行首件驗收制度。工程開工均執行開工條件驗收及首件驗收程序,經深圳市質量監督站、業主、監理、設計、施工單位共同驗收,從專業角度對驗收進行分析,驗收后舉行首件驗收會議,就驗收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在施工中應避免的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各標段整體施工組織設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由項目總工程師、分局總工程師、水電四局總工程師、監理逐級審批后生效施工,其它施工方案按照國家及深圳市相關規定執行審批程序;最后是嚴把質量關保證過程受控。在加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規范要求控制每個工序,不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和不能滿足施工質量的下發整改指令并限期整改。
在安全生產教育方面,指揮部針對深圳地鐵施工的特點,對推行水電四局——項目——班組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堅持“縱到底、橫到邊”的原則,同時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提高工人現場施工安全意識,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繁盛,自華強北施工片區開工以來,沒有發生一起工人傷亡事故。
共建聯控:“華強北經驗”助力地鐵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共建聯控”就是軌道交通建設法制化、規范化的有效探索。在深圳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中,深圳市地鐵集團與BT建設單位實施“共建聯控”,以“三方共管、三級協作”的黨建模式和“不想違、不能違、不敢違”的廉潔工作體系為基礎,不斷提高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于黨建而言,共建聯控是反腐倡廉的制度創新;于社會而言,共建聯控是利國利民的機制創新。指揮部以“共建聯控、注重實效、服務中心、促進發展”為工作思路,通過聯合組織、共同管理、共同建設、共同應對、共同監督以及社會參與等手段,不斷將“共建聯控”工作推向深入。“共建聯控”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不僅保障了地鐵7號線的建設質量和速度,也保障了華強北片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
2013年7月指揮部充分利用共建聯控平臺,先后與華強北街道辦、南園街道辦、福田街道辦共同簽訂了共建聯控合作備忘錄,加強了同基層政府之間的聯系,為項目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指揮部還制作了便民聯系卡發放到街道、社區以及商戶手中,并且經常走訪周邊居民小區和商戶,傾聽多方意見,了解地鐵施工對周邊居民及商戶的影響,有效地將商戶反映的問題進行整改,及時化解矛盾。另外,結合指揮部的實際,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擺放“監督服務之窗”,接受員工和廣大市民的監督,充分發揮其監督約束作用。“監督服務之窗”公布了項目部質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黨風廉政等方面的投訴舉報電話和具體聯系人,并確保接到投訴之后,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為切實保護市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方便。
為保持華強北可持續繁榮,構建和諧深圳、和諧地鐵,確保安商穩商。華強北施工初期,指揮部換位思考,把原來的順序施工改為多工序穿插施工,創造施工工作面,地連墻、格構柱、降水井、頂板同時施工,施工場地內高壓旋噴樁施工距圍擋僅30公分,地連墻施工據圍擋僅2米。為保證華強北商業圈東西游客通行、人流暢通,項目部再度壓縮主體施工空間,保留了振中路、振華路、振興路三條道路,確保東西車輛、行人通行,并在深南路、寶華大廈和華強集團2號店之間留出了18米的人行通道進行施工。通過空間的壓縮、方案的調整、倒邊形式的施工增加了指揮部的資源投入和施工難度,但為華強北的商業繁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經過方案調整,圍擋距商家門前最小距離7.5米,最大距離20.3米,為商家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為行人出行和商戶經營提供便利。
指揮部還多次去街道辦、交警隊開展送清涼活動,為工程建設創造和諧的外部環境;派專人走訪商戶,了解商戶的困難,積極幫助商家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協助華強北街道辦組織開展 “百萬市民看華強北”、“旺購節”、“美食節”等各項活動,拉動消費增長,為商家帶來實實切切的實惠;此外,指揮部結合“雷鋒月”活動的開展,號召員工義務勞動,清潔城市,清除路邊垃圾、小廣告,為建設美麗整潔的鵬城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些做法得到了市民和商家的肯定,也使地鐵施工得到了商家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共建聯控工作凸顯實效,地鐵、BT單位、商家、市民看似相距甚遠而又密切交流,在相互理解中協商,在互相支持中前行,譜寫了地鐵建設和城市文明的和諧協奏曲,圍擋內外看似互不相連的兩個世界實現了和諧共處,形成了寶貴的“華強北經驗”。和諧的外部氛圍為工程建設提供了保障,華強北安全質量和文明施工工作成績斐然,工期進度可控,旺季不淡,工程不拖,“華強北經驗”締造了和諧、繁榮的華強北,開創了施工方和商戶的雙贏局面。
付出就有回報,由于在工作中所取得的出色表現和卓越貢獻,7304-1標皇崗口岸站作為地鐵三期工程7號線第一個“廉潔驛站”,標段黨工委副書記郭義被深圳地鐵集團水電四局授予“榮譽站長”的殊榮。指揮部紀工委書記李群因為在施工過程中經常走訪商戶、居民,聽取他們的心聲并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而獲得 “2013年華強北街道辦城市管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李龍獲得2014年共建聯控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3年、2014年,指揮部連續兩年被評為“共建聯控”專項工作先進基層單位。
“來了就是深圳人”,指揮部將繼續充分發揮“共建聯控”的平臺作用,以建設深圳為己任,以深圳質量為標桿,進一步強化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強化安全第一,風險管控意識,秉承“精工良建,品臻致遠”的中水傳統,通過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奮斗,全面實現安全文明、優質按期、綠色環保、工期可控、全面履約的建設目標。努力將所承擔建設的深圳地鐵7號線項目建成百年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昔日的水電驕子正在以他嶄新的精神面貌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在中國電子第一街描繪華強北的美好藍圖!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