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鐵四院城地院結構所完成的《越江公路隧道與大型換乘地鐵車站“公鐵合建”關鍵技術研究》通過湖北省技術交易所組織的專家評審,被認定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武漢地鐵7號線徐家棚站為國內第一個大型換乘地鐵車站與地下物業開發、越江公路隧道全面合建的地下工程。其規模巨大,結構復雜,基坑開挖深度34.2米,盾構井基坑深度36米,近12層樓高,為全國最深的蓋挖逆作車站。
我國絕大部分車站使用“明挖法”施工,就是先挖好基坑,然后從底往上一層一層做。但“蓋挖逆作法”卻相反,從上往下先做好車站最上面一層頂板,土方回填后,挖基坑時把土從預留的出土孔運出來,就好像在“掏土”,施工難度特別大。
之所以使用“蓋挖逆作法”,主要是從安全考慮,因該站是7號線穿越長江后,到達武昌的第一個車站,距離長江僅800多米;加之7號線過江隧道是公鐵合建,使用蓋挖法能很好地控制風險。
為攻克武漢地鐵7號線徐家棚站設計難題,鐵四院2014年將《越江公路隧道與大型換乘地鐵車站“公鐵合建”關鍵技術研究》科研立項,通過調研、資料收集、理論分析、數值計算及現場試驗,取得了四大創新成果:一是徐家棚站“公鐵合建”地下四層、二次轉換特殊結構型式為世界首創。二是創造性地采用“先逆后順再拆”新型逆作施工工法,有效解決了“公鐵合建”二次轉換結構逆作施工難題。三是研發了超長大直徑鋼管混凝土柱吊裝的“兩點機械定位法”,提升鋼管混凝土的吊裝精度,降低了工程投資,提高了工效。四是在高水頭、強滲透、超深超大基坑條件下,首創新工法解決了地連墻接縫滲漏問題。
該成果已應用于武漢和國內軌道交通和市政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越江公路隧道與地鐵車站“公鐵合建”方案,是一種新型高效使用越江通道和城市道路資源的模式,對“公鐵合建”及類似工程的研究、設計、施工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和開拓意義。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