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建筑屬于“奇奇怪怪的建筑”?建筑學界目前對此尚無明確界定標準,但業界普遍認為,相比較,在中國,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經典建筑應該最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筆者強調城市建筑保持常態化風格并不是不講建筑的美觀,梁思成先生曾經說過,作為建筑師應該在任何條件下注意美觀。正是基于這一原則,美觀在前述的建筑原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的建筑美觀是以中國的建筑文化為靈魂,體現在建筑藝術中的形式美,中國建筑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錘煉出屬于中華民族自己的經典建筑及其所體現出的傳統建筑美學,中國人有自己的建筑體系,有自己的建筑審美觀,這些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建筑美觀已經習以為常,即形成了中國人常態化的建筑審美觀和對有中華烙印的建筑作品的認同感,因此城市的建筑設計必須守住中國傳統建筑美觀的底線,即使要創新,也必須以中國的經典建筑美觀為本體,在這個本體之上去嫁接,去升華,去碰撞火花。
但是,在上一輪城鎮化建設中,城市的建筑設計及其所形成的建筑風格卻背離了這一原則,形成了一種錯誤的傾向,即崇洋媚外,照搬照抄,奉行拿來主義,全國各大城市的建設項目大部分采用國外的的規劃及建筑設計方案。為此,東南大學做了一項調查,分別對北京、上海、廣州核心區1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研究,中國建筑師與西方建筑師設計的新建筑個數比例為,北京0:8、上海3:23、廣州3:9,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在內的中國建筑師設計的建筑大大少于外國建筑師的作品。洋人的設計優先于國內設計,沒有洋人的設計團隊休想承接建筑設計任務,尤其是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的設計,幾乎千篇一律地被洋人設計院所包攬,而國內的一流設計團隊即便有再好的創意,也只能把自己的設計方案扔進紙簍。
過去10年中,中國內地已成為最易于接受眩目設計項目的市場之一。在西方,建筑設計要受相關委員會制約,預算會被多次削減。但在中國不同,大型項目可在少數好大喜功官員的縱容下一路綠燈,快速推進。重要項目只委托給外國建筑師,導致一大批中國建筑師變成了外國建筑師的國內畫圖匠,正如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設計總院黨委書記、總建筑師劉燕輝所說:“由于這些年對國家建筑方針的淡忘,一些國際化思潮的不恰當引入,建筑設計在某些情況下已缺失了‘設計’二字的含義。有人說,現在的設計院已經不是設計院了,變成了‘畫院’,所謂‘畫院’是指設計院仿佛成了效果圖公司”。他們無法負責建筑“設計”的部分,只能將別人設計好的方案變成符合中國審批要求的技術圖紙,幫助洋設計層層闖關。有關“設計”這一創造性活動的所有功勞、在國內國際設計評獎上的榮譽,也都歸屬于外國人。
時間一久,國內的普通民眾都對中國建筑設計的能力感到懷疑,甚至每每有重大的公共建筑項目尤其是城市地標性建筑,都有充當掮客的領導說“重要項目要找個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外國設計公司”。他們奴性十足,壓根兒就未把中國的設計團隊放在眼里,從本質上看,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投降”,是建筑設計行業的“洋買辦”。
當前,正值傳統電力工程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推進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調結構、轉方式、強管理、增效益和塑品牌成為引領電力工程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詞,也是促進電力建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